首頁>教育>

父母與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將孩子教育好。為了讓老師與家長更加方面溝通,及時互相聯絡,每個班級幾乎都會在手機上組建一個家長群,將每天的課後作業或者孩子的情況在群裡實時彙報。然而,汪涵對於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汪涵分享獨特育兒經:拒絕加入“家長群”,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汪涵是一名深受觀眾喜愛的著名主持人,他不僅學識廣泛、溫文爾雅,還富有內涵。正因如此,他的觀眾緣非常廣泛。在電視上儒雅的汪涵,對於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

對於自己的孩子,汪涵從小便要求嚴格。不僅書本知識不能落下,還要發展業餘愛好,更要鍛鍊身體。汪涵每天都會要求兒子鍛鍊一定的時間,以增強孩子身體的抵抗力。對於學校組建家長群要求家長加入,汪涵卻拒絕了請求。

他在節目上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育兒經,並透露自己“拒絕加入家長群”的原因是:不願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汪涵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做法,是因為現在家長群已不僅僅是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是已經演變成了家長與家長之間互相攀比的平臺。

有的家長在群裡每天都誇耀自己的孩子,發自己孩子的照片以及視訊上去。而其他的家長也不甘落後,紛紛跟風炫耀,逐漸演化成了一股攀比的風氣。而對於老師,有的家長更是像個“馬屁精”,不管老師說什麼都會拍馬屁。

對於這樣幾近畸形的家長群,汪涵已經是看得非常通透,覺得進去了也沒什麼意思。網友們都為汪涵的這個做法點贊,認為汪涵的獨特育兒觀給了人們很大的啟發,也揭露了許多家長群裡的歪風邪氣。

除了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外,家長還有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呢?

▶責罵孩子時言語太過分

孩子都會犯錯,而家長忍不住生氣責罵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家長們要注意的是,在責罵孩子時,言語不能太過分。例如“你就是個廢物”、“生你有什麼用”這類傷人自尊的言語不要說出口。父母有時候是氣頭上,口不擇言,但這會深深地傷害孩子的心。

▶父母把壞情緒帶給孩子

每個成年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或許是工作不順心,也或許是生活不如意。但是不管怎麼樣,父母回到家面對孩子時,儘量不要把孩子當成發洩情緒的“垃圾桶”,否則引發“踢貓效應”,不僅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過於掌控孩子

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強的“控制慾”,他們不僅在孩子的生活中處處包攬,對於孩子的學習和人生也是早已鋪好道路,而且不允許孩子有任何反抗。然而家長這種“令人窒息的愛”,讓孩子沒有一點選擇權,會讓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遠離父母。

​結語:

孩子雖然是父母的驕傲與自豪,但卻不是將孩子拿來炫耀的理由與藉口。父母減少攀比,多些鼓勵與欣賞,讓孩子成長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吧。

————————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讓他“告訴老師”沒用,專家教你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