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引子:寒假只剩最後一週時間,媽媽佈置好任務讓孩子學習。因為臨時有事,一向中午不回家的媽媽突然中午回家,發現孩子在偷偷用老人的手機偷看影片,佈置的作業根本沒動。媽媽盛怒,問他是第幾次。他咬著牙撒謊:第一次!翻開手機的瀏覽記錄,幾百條已經看完的遊戲影片記錄出賣了這個撒謊的孩子。再追問,老人的其他電子裝置,平板電腦、其他手機,都被他不止一次用來偷偷娛樂過很多次。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你們會怎麼辦?這個時候家長該怎麼做才是正解?(需要補充的背景是,家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確有管控,但是寒假期間幾乎允許孩子天天玩遊戲一小時以上,平時週末也都允許玩遊戲、看影片。並不存在管控到絕對嚴厲的情況。)

首要任務:處理好家長自己的情緒

其實這個時候,最首要的並不是如何懲罰和教育孩子,而是家長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火冒三丈是肯定的,面對這樣的欺騙,能不生氣的早就得道成仙了。

所以,這個時候,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其實仔細想想,孩子偷偷看個影片,雖然這事情做的不地道,但是既不犯法,也不算什麼大錯特錯。但是,無論錯誤大小,欺騙這件事情本身性質比較惡劣,肯定要教育的。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教育才最好?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標準答案。

分析原因:找到問題的癥結其實並不簡單

行為的背後是心理。也就是說,孩子會這樣做,一定是認識上存在某種誤區,起碼是跟家長在這件事情上的認識不一致的。那麼,究竟是哪裡不一致?

戰鬥媽跟孩子平靜地交流之後得知,果然,他之所以會看,是因為他根本不覺得看一會兒手機會對自己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他覺得即使理論上對眼睛視力會有影響,自己只是看一小會兒,影響不過也就是0.00000000001度的視力下降吧?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嘛!

而家長因為學習和積累的關於電子產品對視力影響的知識較多,對於使用電子產品這件事情的合理時間上的觀點,顯然跟孩子有著巨大的出入。

資訊不對稱,理解有偏差,判斷結果就不一樣。問題就是出在這裡。既然如此,那麼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解決問題:提高孩子對事情的認識水平

第一步,戰鬥媽讓孩子戴上防藍光眼睛,拿出了手機,找出了存在手機裡的關於電子產品對視力危害的文章,把手機給孩子,讓他從頭到尾大聲讀兩遍。

第二步,戰鬥媽翻開了自己買的青少年心理學的書籍,找到關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原因分析的文章。讓他從都到尾讀一遍,順便做了一個書上的關於網路成癮的小測試。測試完,孩子自己說,我的確符合網路成癮的症狀。

至此,他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家長要對他管控,家長的管控行為背後的科學依據是什麼,他以前的想法究竟是不是對的,錯在了哪裡。

人生教育:糾正孩子的世界觀偏差

網路的事情可以不再多說了。然後就是做人的課題。偷偷摸摸這件事情終歸不對。但是其實每個家庭多多少少都要面臨這樣的問題怎麼處理,怎麼教育。這個時候還是要及時糾正,要教育孩子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光明磊落。有訴求,要敢於提出來,積極去爭取,才是正途。偷偷摸摸去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對的,要被整個社會所鄙夷和不屑。

總結:要告訴孩子,犯錯不可怕。要讓孩子真的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裡,要特別注意區別孩子是屈從於家長的淫威,因為懼怕家長而違心地承認自己“錯了”,還是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二者的區別很大,最主要的表現是表面認錯不會改,恰當的時機同樣的錯誤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每次都認錯,但是行為不會糾正。真的知道錯在哪裡,才會去矯正行為。

1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是不是每個爸爸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