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爸爸昨天看到一個影片,很受感動。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家長應該當一個“袋鼠”式的家長,給孩子建立一道完整的屏障,讓孩子在屏障內自由生長,免受風雨過早的侵襲,並給孩子提供安全磨練的機會,等他離開屏障後,已經足夠強壯,能夠自立。
這個影片無法下載,豬爸爸只能描述一下。
一位大學的心理學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他自己的經歷。他上小學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他被數學老師打電話叫到學校去。數學老師質問他:孩子做同一道數學題錯了四次,你們當家長的應該注意一下孩子的學習,難道生完孩子什麼都不管嗎?責任全推給學校!
這位爸爸被老師數落一通後很鬱悶地回了家。孩子放學回家,問他:今天數學老師叫你去學校了?
他回答:是啊。
孩子問:老師說什麼了?
他說:老師說你最近數學考試卷面明顯比以前整潔很多,有進步!
孩子不信,又問:那她還說什麼了?
這位爸爸說:沒別的了。咱們吃飯!
講完了他的經歷,他給課堂上的學生解釋自己為什麼沒衝孩子發火。他說:數學老師衝我發火,是因為她的情緒不好, 她訓了我一通,我不知道她的心情會不會好,反正我的心情很不好。
但是,如果我回到家再衝孩子發一通火,訓她一頓,她那道數學題還是不會做,而我卻沒能給孩子擋風遮雨,反而讓她內心再次受到打擊。數學老師有她的道理,但她不能影響我跟孩子的關係。我的責任就是她在我的保護下自由成長!
批評是做父母就應該承受的東西
你的問題你自己來消化
為要把它轉到孩子身上去
我最重要的是保持跟我女兒的關係。
我絕對不會去做班主任在家庭中的代理人。
看完這個影片,豬爸爸想再打個比方:家長應給孩子扎一圈圍欄,在圍欄裡孩子應該是感到自由、安全、舒適的,來自外界的打擊不能進入圍欄,而這個圍欄更不該對內有刺,對外圓滑。
說到這裡,豬爸爸想到了一部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描述的是二戰結束前,一個父親帶著孩子被關進納粹集中營,聽說美軍要打過來了,納粹決定殺掉集中營內所有的囚犯。
緊急狀況下,這個父親把孩子藏在鐵皮櫃裡,並和孩子約定:我們做個遊戲,看誰藏著不出聲,誰贏了就獎勵一輛大坦克。
為了吸引納粹的注意,保護孩子,父親故意暴露,被納粹槍殺前,還故意做出誇張的動作讓藏在暗處的孩子看,就像真的在做一個遊戲一樣。
影片結尾,美軍攻進集中營,一輛大坦克出現在孩子面前,他高興地跳出藏身的櫃子,喊道:“爸爸,我贏了!”這位爸爸以生命為代價給孩子建立了一道屏障,讓孩子在童話世界中活了下來。這個故事會不會給我們以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