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身份是什麼,他就會活出與這個身份所對應的人生。
但理解了身份的重要性,還要看到身份是怎麼呈現的,那就是身份和系統所對應的關係。這裡有兩個變數。
第一個是系統。父母和孩子組成了一個最天然、最基本的系統。慢慢的還會有家族、單位、學校、社群、省、國家、地球等系統。系統是可以變化的。
第二個變數是和系統的關係定位。對一個孩子來說,和父母的關係決定了他和以後所有系統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庭教育為什麼越早越重要。
當孩子和系統的關係很好,是互相支援的,互相成就、包容、接納的關係,這個孩子內心能量充足,不用父母花太多的力氣引導就能夠照顧好自己的人生。
其實家庭教育是一個不完全的說法,或者說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的教育是不用教育,就是孩子自然解讀和系統之間的關係,做好自己的身份定位,剩下的就是他怎麼照顧好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照顧好自己人生的能力,只是他相不相信而已。
但現在為什麼又需要家庭教育呢?因為我們沒有理解系統,沒有把它運用在我們的家庭中、生活中,於是出現了很多悲劇。而這些悲劇其實就是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去限制,孩子的生命就會開出生命之花。
但因為不懂得家庭教育,所以家庭裡出現了亂教育,甚至反教育,限制孩子的身份,讓孩子與系統出現對抗關係。
怎樣才會有一個更大、更好的或更能夠促進生命成長的身份?第一看系統,第二看關係。如果你發現孩子,或者自己,或者愛人在身份定位上有問題,那麼不妨從這兩個變數上入手,把身份進行調整。
今天主要說系統與空間。空間指的是心理空間。初始系統裡的孩子,自己就是母親的一部分,母親就是他的系統,他很在意自己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慢慢的父親加入,孩子理解原來自己是父母共同的愛的結晶,這時初始系統關係就完整了。這時父母就是自己的系統,他首先理解的系統就是父母和自己的關係。這個空間是不是比較小?
隨著孩子逐步長大,繼續擴大到家裡其他親戚,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姨媽舅舅等等,系統會擴大到整個家族。再後來孩子讀幼兒園了,系統又增加了班級、學校,再後來孩子的探索功能已經不滿足於家和學校,這時的街道、村莊、省、國家、大自然、動物植物等從空間上進入系統。
系統空間擴大的過程是愛的延伸還是恐懼的增長,這就是關係的問題。
這時孩子有一個概念,我的系統屬於哪兒?我怎樣在空間上定位我的系統?
如果孩子定義“我就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一直在這個系統裡面出不來,他的系統空間是不是就很小?這時他的力量只能來源於自己的爸爸媽媽。
比如媽寶男,什麼事情都要問媽媽,只能從媽媽那裡獲取力量,任何事情都期待得到媽媽的支援,這就是把系統活小了。其實這不是小夥子的問題,是他的媽媽怎麼讓自己孩子的系統活小了的問題。
不要小看系統。
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不重視系統觀,在孩子的觸覺正在往外拓展的時候,我們會教育孩子說外面都是壞人,黑夜有鬼,這會造成孩子對世界認知的障礙、和系統關係的障礙。他認為外面全是恐懼,就會把觸角縮回來固守到比較小的空間。
很多父母願意這樣做,因為這樣的孩子容易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會無限制聽父母的話。
其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屬於這個宇宙的,宇宙就是自己的系統。只是因為父母阻礙了內心和更大的系統空間連線的能力,所以不是說他的系統不存在,而是他和系統的關係是抗拒的,是有阻礙的。
“為女則弱,為母則剛”,不是當了媽媽就擁有很多力量,而是女人從少女變成媽媽,由誕生生命這個愛的延伸,獲取了更多的力量,這是她的心理系統的空間延伸所帶來的力量。
這啟示我們:我們的系統可以增加空間,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力量。
人內心的容量是無窮的,想從哪裡獲得系統的空間能力都可以。
有一種宇宙冥想,就是想象把整個宇宙納入心中,從而感受呼天喚地的力量。
系統不同所得到的力量不同。
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一定比只顧及自己的人擁有更多力量。而自閉症的孩子,可能是和父母延伸愛的關係時出現了問題,把延伸隔斷了,於是就縮小在自己的這個狹小的空間裡。
要給3-7歲的孩子系統的觀念,而且空間越大越好。和整個空間的關係,是由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來決定的。所以我們在幫助孩子瞭解整個系統空間的時候,要從愛的角度去理解整個空間,以及自己和空間的關係。
比如,小孩子都喜歡亮晶晶的東西。當孩子剛會爬或者剛會走的時候,如果家裡點了一顆蠟燭,他一定會用手去抓這個火焰。
這時很多父母會一下子跳到孩子跟前,把孩子手開啟說:燒死你啊!你去搞這個危險啊....這種情緒的爆發好像是保證了孩子身體的安全,可是孩子接受到的是恐懼。
這個恐懼會變成障礙,讓孩子感覺整個空間佈滿傷害,他就不會把自己愛的力量延伸出去了,他的系統就變小了。
這個時候可以緩和一點,以平和的心態拿著孩子的手慢慢靠近蠟燭。
當靠近到一定距離時,那個熱度會讓孩子縮手。你繼續鼓勵他慢慢把手再伸向蠟燭,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溫度的變化。
他理解到“原來這個亮堂堂的東西很好看、很漂亮,但是如果靠得太近了會給我帶來傷害”,自然不會去抓這個蠟燭了,同時也不會對這個空間產生恐懼。
他會繼續擴充套件著認知,繼續延伸對空間的理解,繼續擴大自己的心理系統範圍。
回到自己,你有沒有覺得外面的很多事情都是會傷害自己的,這個世界存在著太多的恐懼呢?如果是這樣,那可能你內在的心理系統關係是有創傷的。
追溯一下,嘗試重新解讀你和父母的關係。你小時候玩火被父母吼了打了,造成的恐懼一直存在心裡。但現在你長大了,你有沒有理解到其實當時父母的行為只是為了保證你小小身體的安全呢?他們是在愛你呀。如果理解到了,這個愛的關係也就恢復了。
其實一切都是愛。只是當時有恐懼的情緒呈現,讓你認為這不是愛,只是恐懼。有恐懼的情緒就不是愛了嗎?父母不愛你,他會去管你嗎?只是他們的方式讓你誤解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