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教育部: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回想起自己學生時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農村父母幾乎沒上過學,只為家庭的生活考慮、勞作,孩子們的學習是順其自然的,全靠自己努力和造化,學校和家庭的關係是融洽的、和諧的。

現在,時代發展了,家庭對教育、對孩子的要求不一樣了。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好能成龍成鳳,不能成龍成鳳吧,起碼能接受稍好些的高等教育,將來比自己過得好。有什麼辦法呢?最好的、也是最有希望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抓孩子的教育,從上學開始。

怎麼抓?先從上幼兒園抓起,除了選擇學校外,各種特長班、銜接班、智力開發班等讓孩子應接不暇;小學階段、中學階段更甚:擇校、陪讀、一對一輔導等,為了讓孩子超出同齡人,一些父母除了學校的作業,還購買多種學習資料、習題,讓孩子“拔高”。父母各方面的付出是很大的,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引發了學生心理、近視、健康等諸多問題。

網路時代,各種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宣傳滿天飛,讓父母們眼花繚亂,培訓機構到處是,父母們有點無所適從。但是還要順從潮流,在孩子教育方面盡最力努力投入。

讓教育迴歸理性,先從學校抓起,從學校教育教學,作業管理入手是值得肯定的。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減輕家長負擔,學生負擔,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變革:教育教學考評考核制度,學生考試考核錄取制度,社會對人才的評價,對培訓機構管理等。這樣的減負行為與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相配合,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可喜的是,國家、學校、家長都認識到了問題,國家層面已採取各項措施,解決問題正當時!

希望教育迴歸理性,這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期待!

4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媽媽請手下留情,千錯萬錯兒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