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對父母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有出息,父母臉上也有光。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正因於此,許多父母都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在不應承擔重壓的年齡,報了不少興趣班、輔導班。
而這種舉動,無非會給孩子造成三種結果。
①孩子沒有值得回憶的童年。
等到他們三十歲時,回想起小時候的童年生活,恐怕只記得各種輔導班,那是有多麼悲哀?
人生只有一次,童年亦是如此,別讓孩子厭倦自己的童年,那隻會讓孩子徒增煩惱,也間接說明父母不夠格。
②孩子變成書呆子
何為書呆子?簡而言之,就是孩子只知道讀書學習,而在其它方面沒有提升技能點,說白了,就是有智商、沒情商,人際交往、為人處世方面太low了。
二戰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整天泡在書堆裡的人並不了解人生。”
去年,廣西省理科高考狀元以730分重新整理了該省恢復高考以來的理科總分記錄,毫無疑問他是學霸中的學霸。
然而,這位狀元的老師卻評價道:“小楊平時興趣愛好很多,喜歡書法、羽毛球、足球,也很活潑,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班級中負責宣傳工作,文字由他負責,並不是書呆子。”
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學霸並不一定是書呆子,現代社會的“學霸”不僅學得好,玩得也很好。
然而書呆子很有可能是學霸,畢竟整天機械性地學習,參加各種特長班、補習班,若是學習成績仍上不去,那刨除各種因素,真的可能是智商問題了。
最後一種情況,也就是相對圓滿狀態。
孩子整天學習,參加各種補習班,但是沒有變成書呆子,心理上也克服了對學習、補習班的厭煩,最後他們可能會“破繭成蝶”,成為父母心中的完美孩子。
當然,這三種結果,第一種最普遍、第二種和第三種相對較少。
幼兒期孩子,最有助於他們成長的是遊玩心理學上,我們把3~7歲的孩子定義為幼兒期,而這時他們的主導活動是遊戲。
遊戲對幼兒心理髮展具有重要意義:
①幼兒的遊戲主導著他們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
②幼兒期孩子的各種學習都是通過遊戲活動進行的;
勞倫斯博士撰寫的《遊戲力》一書中曾提過,“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遊戲並非單指狹義的玩具、電子遊戲,而是“遊玩”。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有著強大的探索欲,這意味著帶孩子出去遊玩有重要意義。
所以,大量的興趣班、補習班,並不一定適合幼兒期的孩子。
如果孩子對某項東西感興趣,父母可以幫助報興趣班,畢竟有一項特長也不錯。
但父母絕對不能拿自己意志強迫孩子去學習某種他們不感興趣的專案,例如孩子喜歡街舞,父母給孩子報拉丁舞,甚至書法、國畫,這樣孩子就會不開心,學起來也沒有意義。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可以報興趣班,但要少報,並且根據他們的興趣來報,這才是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
至於補習班,著實不應該難為孩子,沒有必要。
所以,七歲前的孩子要少去“補習班、興趣班”,那麼他們出去遊玩的五大地點各是什麼呢?
寶媽多帶孩子去這5處地方,教育效果會翻倍1.圖書館
說起來,各位寶媽知道嘛?前些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你們有帶著孩子在書籍的海洋裡遨遊嗎?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好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某種程度來說,書籍就是我們的精神美食,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前文我們提過了,孩子對世界充滿了探索慾望,而圖書館中成千上萬本的書籍就會讓孩子大開眼界。
屆時,他們不僅對繪本、兒童讀物感興趣,就算是世界名著、科幻鉅著,他們可能也會著迷,成為名著的“俘虜”。
值得注意的是,寶媽帶孩子去圖書館有兩個注意事項:
①圖書館要大,普通賣書的小書店就算了;
②圖書館要安靜!圖書館裡的氛圍對於孩子性格塑造也有幫助,靜謐的圖書館會幫助孩子安靜下來,提高對書籍方面的注意力,避免東張西望。
2.孤兒院、敬老院
現在城市裡的孩子,特別是00後、10後,都很少吃苦,無論是精神需求還是物質需求都得到了足夠滿足。
11、12歲就有了智慧手機,放在10年前,兜媽連想都不敢想!
所以,寶媽應該帶孩子去孤兒院參觀一下,讓他們見識一下孤兒院孩子的生活,若是能夠體驗一天更是再好不過。
屆時,他們就會明白生活的不易,幫助其改掉驕奢淫逸的不良習慣,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同時也會十分感激父母的照顧,有益於增進親子感情!
孩子參觀養老院,有利於培養孩子愛心,珍惜現在生活的每一天。
父母們總是說要學會樂於助人,但是上興趣班、補習班可學不到這種知識,只有“真槍實彈”地去養老院、孤兒院,孩子才會切實體會到生活的艱難。
3.大學校園
寶媽、奶爸可以利用閒暇時光帶孩子參觀大學校園,讓孩子提前感受校園裡的書香氣息,並讓孩子建立一個小目標,看到大學的美好生活並與之嚮往。
不過,這裡面也有兩個注意要點。
①儘量選擇名校,例如北大、清華、人大等,普通大學的書香氣息可能並不濃重,說不定還會起到反效果;
②儘量選擇週末參觀,孩子參觀的是學校、不是人群!(週末大學生不上課,校園人流量相對較少)
前些年,廈門大學舉行參觀活動,大量遊客入園參觀,簡直比5A級風景區都火熱,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4.鄉下
雖然現在大部分寶媽、奶爸都是在城市裡生活,但是老家或者某些親戚一定在鄉下農村。
暑假、寒假時,寶媽可以帶著孩子回老家,體驗下鄉村生活。
鄉村相比城市,更加接近地氣、更接近大自然,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給孩子科普自然知識,說起來前些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哦,你們有跟孩子提起過嗎?
此外,孩子還可以參觀農田莊稼,看到農民伯伯辛勤地耕種、放牧,說不定孩子就能體會到糧食來之不易,從而理解“粒粒皆辛苦”這句話,不再挑食、浪費糧食呢!
5.父母工作地點
週末放假時,父母也可以讓孩子來自己工作的地方,同時父母演示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樣孩子就會懂得父母的不易,也會體會到賺錢的不易之處,有助於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去父母工作地點,也可以了解父母的日常,增進親子感情,學會珍惜自己的生活,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
兜媽寄語
說起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並不科學,人生就是一場長跑,就算起步速度慢了一些,後面也可以追上來!
所以,我們改成“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才相對正確,各位父母要牢記“五多去、一少去”,就算工作再繁忙也不能偷懶,這樣教育效果才會翻倍哦,特別是對於7歲前的孩子,不去就晚了!
各位寶媽,你們帶孩子去過這幾個地方嗎?孩子的反應是什麼樣?不妨來探討一下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