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紀錄片《棒,少年》,講述一支兒童棒球隊的,時間原因沒看完。看片時,給我一個感受——這群孩子,在普通父母眼中就是問題少年,不愛學習,打架,罵人……
影片沒有交代訓練隊為什麼選擇這些孩子,而不是選擇那些成績好的,可能是訓練隊從各個學校吸收的,也可能是家長送去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孩子身上有教練看中的某個特質,為什麼不是學習成績好的?按我的想法,孩子學習成績好,哪個父母還願意讓孩子走這條路?
片中讓我映像比較深的一段是,教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會動用武力的,就是孩子犯錯時教練會動手打孩子,如果不是看到前後經過,或只是聽到這樣的傳聞,我肯定接受不了,孩子在怎麼錯,老師也不能動手,父母都捨不得動他一根手指,你居然打孩子。
而實際情況呢,就是教練一頓揍後,調皮搗蛋的孩子立刻就乖了,而在教練沒動手之前,無論怎麼說,即便是恐嚇也不管用。你要說這些孩子笨吧,他們能準確判斷大人的底限在哪,並逐步地試探,並打破你的底限,你要說他們聰明吧,學習成績卻一塌糊塗。
假如教練氣勢弱點,他們很可能會蹲在教練頭上拉屎,所以教育孩子得分什麼情況,有的孩子說教管用,而有些孩子非得用棍棒教育才行。
透過這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時候一定要採用強制措施,比如,公園建圍牆,按理說收費公園,只要在開放時說明是收費的,那麼大家進園時自主購票就是,但如果真的不建圍牆,那麼能主動買票的人,應該廖廖無幾吧。
最近,公司的水槽處的下水管壞了,說是倒剩飯剩菜堵塞了,相關部門印了一張通告,意思是大家吃完飯後,不要在公司洗碗了,以免水房的水流得到處都是。
而一些人偏偏對通知視而不見,吃完飯依然在水槽洗碗,地面溼漉漉的他們彷彿看不見似得,依然我行我素。
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公司對員工犯錯後的懲戒是罰錢,大家又不是有意犯錯的,無心之失,何必斤斤計較?
現在理解了,除了罰錢之外,其它任何手段對這些人來說都形同虛設,只有罰點錢讓他們肉疼,他們才能記住,才會按規章制度辦事。
就如同那群孩子,只有動用武力,才能對他們起到威懾的作用,其它手段都沒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