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對於學生、老師和父母來說,教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要接受教育,老師要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品德,而父母則要監督孩子的學習,做引領者。

如何教育、怎樣更好地接受教育,正逐步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急需解決的問題。

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變化機制、規律和促進策略的學科。其中,主體指的是老師和學生

隨著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們越來越傾向於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中心,而老師的任務則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但在我國情況則是完全相反。

通常情況下,老師是班級的“絕對權威”,學生不敢忤逆老師,家長也必須討好老師。

在資訊互動過程中,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是單方向的,很多學生礙於老師的威嚴,不敢向老師提問,在老師面前表現得畏手畏腳,師生關係非常不健康。

很多學生在學校都處於一種被壓抑的狀態,他們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創造性被打壓,學習壓力和成績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明顯不利於教育的開展。

事實上,很多所謂的名校名班,並非是老師有多麼出眾的教學才能,而是依靠高壓和軍事化管理,強迫學生學習。失去了課外活動時間的學生,不得不投身於學習,然而這一切並非為了教育,而是為了學校的“風氣”和“升學率”。

從個體教育心理層面看,畸形的教育永遠無法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教育會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道德品質的培養,逼學生學習終究只會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中。

皮亞傑的教育觀

教育心理學一般有兩個方面的研究物件,一個是研究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心理規律,另一個是研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策略。

傳統的教育心理學對後者不太重視,但如今它已經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出發點。

皮亞傑認為,認知的本質就是適應,主體透過動作達到對客體的適應,是心理發展的真正原因。

對於兒童來說,他們不斷地探索外部環境,透過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才能逐漸達到對外部環境的適應。

平常在家的時候,父母們不應該只要求孩子學文化知識,還要讓孩子多接觸、多感受,激發孩子的探索欲,促進他們的動作發展,特別是那些年幼的孩子,父母更是應該如此。

隨著動作的熟練度越來越高,孩子的認知能力也會不斷髮展與提高。

後來,皮亞傑提出了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四種機制。

圖式指的是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可以理解為一個“金字塔系統”或者樹狀圖,它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礎。

同化和順應則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兩種途徑,同化指的是將新知識納入已有圖式之中,從而使得現有的“知識庫”更加豐富。

順應指的是改變圖式以適應新刺激,這一般適用於學習新的、完全不同的知識。

例如,孩子初學物理知識,就需要改變原來刻板的思維方式,變得更加靈活,以適應新內容的學習。

總之,同化和順應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基本途徑,家長們既要重視豐富孩子的現有知識,也要注意促進孩子建立新的思維方法以適應完全不同的刺激,從而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學業。

平衡指的則是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均衡狀態,當你感到現有知識太少,不足以支援你的學習和工作時,就意味著你的同化不足。

當你面臨新環境,感到現有的知識型別或者思維方式無法幫你解決問題,你就會試著改變自己,讓自己產生質變。

同化與順應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沒有誰能夠永遠保持平衡,所以平衡是相對的,兒童的認知正是在這樣一個“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過程中不斷實現發展。

按照皮亞傑的觀點,家長們應該想辦法讓兒童出現不平衡的狀態,例如,在合適的時機向兒童提出一些他們不知道或者顛覆他們認知的問題,並引導他們去解決這些問題。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忙於工作,缺乏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基本都是由老人撫養,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認知的發展。雖然學校承擔了教育孩子的責任,但家長也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在提高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讓孩子探索新的領域。

以上就是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但距離他提出這一觀點已經過去多年,他的理論或許有些晦澀難懂。

按照現代人的理解,皮亞傑所說的“認知”其實就是智力,與其說他研究個體的認知發展,不如說他致力於找出兒童智力發展的本質。

認知(智力)發展階段理論

除此之外,皮亞傑還提出了認知(智力)發展的階段理論:

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感知運動階段,年齡層約為0-2歲。

這一階段的兒童逐漸形成了客體永久性(當某一物體從他們眼前消失時,他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不會認為它消失了,然而剛出生的嬰兒會這樣認為)。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們只會對父母的逗弄作出被動反應,即使用感知運動手段反應外界刺激,和自然界一些低等生物一樣。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產生探索的慾望,產生主動感,由不隨意的被動反應轉變為隨意的主動反應。

細化研究資料表明,6-7月大的嬰兒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他們害怕陌生人,拒絕與母親分開。

不過父母們也不必因此感到煩惱,這是嬰兒的發展規律,是形成親密關係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第二個階段為前運算階段,開始於2歲左右,兒童逐漸學會用符號去指代某樣物品。例如,上了幼兒園和學前班之後,兒童學會使用小棒去代替數字,並在此基礎上學會列豎式等基本數學技巧。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所以,這一階段的孩子無法理解抽象概念,家長和老師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用直觀、形象的圖片或實物來進行教學和指導。

除此之外,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還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以及自我中心和泛靈論。

以泛靈論為例,兒童自己是有生命、有意識地,他就會認為身邊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樣,例如認為花草樹木都有痛覺。對於這一點,隨著兒童認識的增加,自然能夠知道人類與世間萬物的區別。

第三個階段為具體運算階段,約為7-11歲。這一階段的兒童基本上都在讀小學,在學習中形成了一定的邏輯運算能力。

不過,由於其思維處於具體形象性向抽象邏輯性過渡的階段,因此無法將這種能力運用於抽象問題的解決。

對此,可以將知識與現實結合起來,老師可以透過應用題來促進兒童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

而父母則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孩子使用抽象邏輯思維去解決問題,寓教於樂,總之,純粹的書本教學只會阻礙孩子思維的成熟。

此外,在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達到守恆,皮亞傑認為,守恆是兒童思維達到成熟的標誌。

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兒童面前擺放兩個容量相同的玻璃杯,一個是普通的杯子,另一個杯子較長、較細,先往普通杯子裡注滿水,然後將其倒進另一個玻璃杯,接著問兒童:兩個杯子裡的水哪個更多?亦或是一樣多?

大部分兒童都回答細長杯子裡的水更多,只有8歲左右的兒童回答一樣多。自此,皮亞傑認為8歲是兒童獲得“守恆”概念的轉折點,也標誌著他們思維發展的成熟。

第四個階段為兒童認知發展的最後階段,稱為形式運算階段,約為11歲以後。這一階段的兒童可以運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的形式去解決抽象的問題。

這一階段的孩子正好進入中學,其認知水平的發展與老師的教學密不可分。然而,有一點值得注意,那便是青少年的思維依然帶有一定程度的具體形象性,這要求老師和家長不可操之過急,教育應該循序漸進,避免斷層式的教育。

此外,孩子的認知發展具有很明顯的個體差異,有些孩子小學成績很好,但上了中學,成績便一落千丈。家長不可一味地將其歸因於孩子不努力,其適應能力和智力發展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面臨著生理機能的快速發育以及心理的急劇變化,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給予更多的耐心,特別是要轉變以往的教育方式,從控制、獎勵、懲罰轉變為勸導、引導、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尚在發展的學科,“教育”不僅指知識的學習,還包括道德、創造性等的學習。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更加重視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一味灌輸知識只會得不償失。

學習了教育心理學之後,我們應該瞭解到,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如果孩子年齡小,就要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對待、教育他,不可拔苗助長。

等到孩子開始懂事,就應該學會轉變教育方式,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給予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

當孩子開始變得叛逆時,最忌諱的就是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此時的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放下自己的架子,學會成為孩子的朋友,以身作則,放平心態,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8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家長:應鼓勵孩子從小培養自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