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語文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文常”在高考中,難度層級在“識記”級別,所以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多動腦,每天積累一點,“文常”跟“成語”一樣好掌握。

第一課,我們從“年歲”開始講起,聊聊古人是如何“紀年”的?先賣個關子,“年”和“歲”在古代其實是兩個概念喔。這個我們將在“彩蛋”環節分享。

一、天干地支與天干地支紀年法

講到古代紀年方式,不得不提用處十分之廣的“天干地支”。

好,那麼我們就從這裡講起吧。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一開始的“干支”很複雜,後來簡化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jǐ)、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醜、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和地支有“陰陽”之分(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按照“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的規則,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用於紀年、紀月、紀日乃至紀時。

干支紀年,一個週期的第一年為“甲子”,第二年為“乙丑”……一個週期完了又從“甲子”開始,所以有“六十一甲子”的說法。於是乎六十歲也叫“花甲老人”。

提到“花甲”,這裡講個小故事: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宮”舉辦千叟宴,應邀赴宴的人達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歲,乾隆皇帝便以此為題,與紀曉嵐對句——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乾隆出了上聯。按我國古代紀年法,六十為花甲。“花甲重逢”,即兩個“花甲”,為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即三七為二十一歲。這樣一百二十歲,加上二十一歲,共為一百四十一歲。上聯實在妙不可言。

紀曉嵐思索片刻,當即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俗話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稀雙慶,就是兩個七十為一百四十歲,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歲加一歲,也是一百四十一歲。對句絕妙。

二、皇帝年號紀年法

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到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之事,常改元。“改元”意味著清零,漢武帝也是個“狠人”,前前後後一共改元11次(而且很多年號是底下人拍馬屁拍出來的),僅次於唐高宗的14次,位列中國古代歷史“改元”榜第二位。

年號一般是兩個字的,比如“洪武”“康熙”。也有多個字的。如:三字的有王莽的“始建國”、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字的有唐武則天的“天冊萬歲”、宋太宗的“太平興國”等;還有西夏李元吳的六字年號“天授禮法延祚”。

在大家學過的文言中,年號紀年俯拾即是: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慶曆”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並序)》)“元和”是唐憲宗李純的年號;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遊褒禪山記》)“至和”是宋仁宗的年號。

童鞋們注意喔,皇帝年號紀年法時常和干支兼用,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

比如:《核舟記》中“天啟壬戌秋日”,“天啟”是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壬戌”是干支紀年法。再如:《揚州慢·淮左名都》中“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淳煕”是宋孝宗趙眘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

年號作為中國古代的創制,自漢武帝以來影響了中國封建王朝以及周邊國家將近兩千多年。“宣統”是中國古代歷史最後一個被承認的年號。

那麼,有沒有哪個國家年號制度被保留下來呢?還真有。

三、王公年次紀年法

剛才講的兩種紀年方式,在中國古代封建時代很常用,加之可以兼用,故在文言文中“出鏡率”都比較高。

下面講的一種紀年方式,我們讀記載先秦時期的作品時,可能見得多一些,那就是王公年次紀年法。

乍看跟皇帝年號有點像,但請注意先秦時期還沒有“皇帝”制度。所謂“王公年次紀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左傳·骰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指魯僖公三十三年。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今天我們講了古代紀年的三種常見方式。開頭我們問了一個問題,就是“年歲”在古代為什麼是兩個概念。在這裡解釋一下:

歲,更多是自然的節律,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是為“一歲”。而年呢,指的更多是民俗,從正月初一到下一個正月初一,謂之“一年”。所以,春節叫過年,不叫“過歲”。

是不是很有意思?

【本節課知識重點梳理】

天干地支紀年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皇帝年號紀年法。漢武帝首創,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王公年次紀年法。即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多見於記錄先秦歷史的作品。

【小題檢查】

說出下面文段中涉及的古代紀年方式: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記承天寺夜遊》)

(2)趙朔,晉景公之三年,朔為晉將下軍救鄭,與楚莊王戰河上。(《史記·趙世家》)

(3)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蘭亭集序》)

【下期預告】

15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孩子回家做作業拖拉,父母不得不知道的4個改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