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你是否發現孩子的寒假作業還沒完成?是不是開始嘮叨他平時不努力去做,現在又開始惡補?說著說著就生氣,越說越來氣,最後就吼起來了!
就算不說這惡補作業的問題,在平日裡,孩子看個電視,玩會手機,甚至稍不注意損壞了家裡的物品,再或者遇見熟人沒有打招呼……諸如此類的小問題,輕則一頓嘮叨,重則一頓吼!
(ps:孩子:我太難了!)
作為父母,誰都望子成龍,都想在所有人面前因為孩子讓自己有面子,例如成績好,懂禮貌,小小年紀,獲獎一堆,上曉天文下通地理,其實客觀點講,要想什麼都完美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大人可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多看書不就完了,家裡又不讓他做什麼家務,有大把的時間看書,這麼簡單點事怎麼就做不到?
是呀,在大人看來這點事真的就這麼簡單!一些愛吼的父母基本都這麼想。
咱們拿玩手機(單指玩簡單小遊戲和刷短影片)這件事來說,生活內容的單一給孩子提供了玩手機的可能。在假期裡,一些父母上班,孩子在家裡除了作業就是電子產品(包括電視、電腦、手機、平板等),學習肯定不能一直學,作為父母也知道這個道理,要勞逸結合,但是孩子就不會像大人一樣思考,學習累了要出去走走,鍛鍊下身體,加上外界的天氣等原因,那待在家裡調節的話恐怕只有想到電子產品了,一旦玩起手機來,管它什麼古詩還是公式,玩一通再說,這就是孩子,他們跟大人相比自律性要差的多,所以大人一下班回來看到孩子在玩手機,就氣不打一處來,“吼戲”就上演了。
其實我家孩子也這樣,我也為孩子玩手機忘記做寫作業而上火,後轉念一想,你不讓他玩一會手機他還能做點什麼?做家務?好像誰都不願意去勞動;換本書看?這種情況也少見;別說是孩子,咱們大人捫心自問一下,如果是咱們工作累了,是不是也想刷下短影片娛樂一下?孩子是一樣的,他們也覺得手機的誘惑力比作業要大,所以,也不能怪孩子玩手機忘記時間,大人有時候也做不到完全的自律,用一句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何苦為難孩子呢?
我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批判我,那孩子玩手機就不管了?不是你說的可以理解嗎?確實,理解歸理解,但是要適當的進行管理,找到孩子為什麼玩手機,那跟孩子商量一下,做完哪些事情可以玩多長時間,可以瀏覽哪些內容,也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增加一些生活內容,例如:拼樂高、找同學玩、出去打球等活動,可以有效的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我想說的是如果父母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多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成為“順毛驢”的。
兒子在認真寫作業
有時候即使孩子做得並不過分,父母也會因為生活或者工作的不順心遷怒到孩子身上。例如孩子計劃上午先玩,下午寫作業,但是父母看到孩子玩就不開心,必須讓孩子先做作業再玩,從理論上講是應該先做重要的事情,這麼說沒毛病,但是在假期裡,只要孩子有計劃並且執行能力還可以,那下午去做作業也沒有什麼不妥,所以作為父母也不用太較真,不能因為自己不順心就對孩子各種挑剔,甚至打罵,之後還後悔不已。只要孩子學習就對孩子各種疼愛,要是不看書不寫字,就是各種為難,生活中真的不少見。
所以還是那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互理解和尊重更能建立好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