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教育家斯賓塞曾經這樣說過:“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

的確,我們在培養、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多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鑽研,自己去推導,讓他們充分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

我們還應教會他們自律,幫他們養成好習慣,並要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這樣的教育才最有利於孩子的個人發展。

有位被稱為“數學天才”的男孩便是在家長的精心培養下,養成了自律生活、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還變得獨立、自強、自信,成為了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的高素質人才。

他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獲得名校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25歲,他便擔任博士生導師,還在頂級期刊公開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26歲的他毅然回國,加盟中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成為了國人新的驕傲。

他為何能夠如此優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自立教育,助他在快樂中成長

這位年輕的學者名叫陳杲,生於1994年,來自浙江溫州。

他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視,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

他主張“自立教育”,讓孩子主動探索、從玩中學習,點燃孩子對學習的樂趣,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比如引導孩子學數學的時候,他曾經買了幾捆筷子,教孩子用筷子擺數字、練習運算,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也學到了不少數學知識。

再如別的爸爸媽媽會給孩子講故事,而他則鼓勵孩子自己編故事,看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就鼓勵孩子展開想象力編情節,之後不管孩子說得好不好,他都會給予表揚。

他還注意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如他會給孩子定“規矩”,像孩子3歲前不看電視,4歲以後也要按時觀看,看完馬上關電視。

這樣的規矩一旦定下就要堅決執行,不打折扣。時間長了,孩子形成了好習慣,不用父母催促,也知道該怎麼做,父母也覺得非常省心。

在學習上,他從不強求孩子一定要考高分,也沒有送孩子去上補習班,但很重視孩子對知識的吸收和應用。

為了讓孩子多方面吸取知識,他會鼓勵孩子自由閱讀有益的圖書,還會讓孩子讀報紙,以增強對社會的認識。

當然,他也會帶孩子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盡情地學習,使孩子不會變成困在象牙塔中的“書呆子”。

自主學習,數學天才屢創佳績

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陳杲和他的姐姐陳杳都成長為優秀的青少年。

姐姐陳杳16 歲便入讀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20 歲時就獲得了三所世界名校全額獎學金,後前往南洋理工大學攻讀生物資訊學博士。

陳杲的表現更加出色,他因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免試入讀重點高中,14歲又通過了中科大的複試,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數學專業。

姐弟倆能夠表現得如此出色,與他們超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特別是陳杲,他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學完課本知識,之後會主動從更多的途徑廣泛學習,不但增長了知識,還提升了思維能力,中科大的一位教授就誇獎他“思維獨特”,是罕見的人才。

在中科大就讀期間,陳杲更是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因為少年班授課主要是講一些重點知識,細節需要學生自己學習、把握,這恰好符合陳杲的學習習慣。

他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學有難度的知識,還多次參加數學競賽,獲得過丘成桐獎銀獎、華羅庚獎銅獎等獎項。

2012年畢業後,他前往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數學博士,讀博期間連發三篇重磅論文,驚動了數學界。

之後,他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2019年起擔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世界級平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也有9篇之多。

毅然歸國,有為青年未來可期

這樣一位驚才絕豔的數學才子,自然收到了多所大學發來的橄欖枝。

但他都不為所動,毅然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來到母校中科大的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擔任特任教授。

這個好訊息讓很多網友興奮不已,大家紛紛為他送上祝福,也衷心祝願他能夠在數學領域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2021年2月,陳杲又一次攻克了世界級數學難題,他的一篇新論文在權威期刊《數學新進展》上發表。

在這篇論文中,他引入了大膽的解法,解決了兩個重要的方程“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和“凱勒-愛因斯坦方程”,引發了數學界的高度關注,眾人對這位年輕有為的數學家都是讚不絕口。

潛心數學研究的陳杲,正值人生中最好的年華,相信以他的天賦和能力,今後還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這一切與陳杲父母的悉心呵護和教育是分不開的。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陳杲不但學習成績優異、研究能力突出,更有自己堅定的志向和遠大的追求。

好的教育,就應當像這樣去觸及孩子的心靈,引領他們的精神,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孩子才會在個人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7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沒有讓孩子感受到善意與尊重的批評是失敗、甚至適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