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家長們對閱讀和寫字很重視,同時也反映了家長的焦慮:難以堅持。
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詢問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每天堅持的。
結果回答的人有很多,都在說自己孩子已經堅持了多久了。
恐怕看到這個結果的家長們,心裡更慌了。
堅持是我們永遠都追不上別人的起跑線。
每當我們聽別人輕描淡寫地說:“我每天睡前會閱讀半小時。”“我有每天早起晨讀的習慣。”
自己心裡都會質疑一下,每天?真的能做到每天嗎?
現在我才知道,有些人真的可以做到“每天”。這就是我們和他們的差距。
別人是怎麼做到堅持的呢?
有人說,無非就是孩子不想做的時候告訴他“不行”。
沒錯,就是這樣簡單粗暴,但最見效。
我一朋友,孩子學習小提琴,每天都要練習一個小時,就連旅遊也要帶上小提琴。一天都沒有間斷。
有人說,強制要求,孩子會反感。於是,家長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孩子也就靜下心來,心無雜念了。
每一個還沒有做到堅持的人,都會覺得堅持太難了,難到很容易就放棄了。
而在培養孩子堅持的過程中,放棄源於家長的一句“不想做就別做了。”
近幾年,我們受到了快樂教育的影響,動不動就考慮孩子的感受,保護孩子的心理。不逼迫,不吼不打,放飛天性。
卻發現,孩子越來越玻璃心了,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了,孩子的抗挫能力越來越差了,孩子的成績也越來越低了。
最後,連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了,只留下一個快樂的童年有什麼用,他的後半生靠回憶童年的快樂生活嗎?
中國古話先苦後甜,經受住了幾千年的考驗。怎能被一個才提出幾十年的“快樂教育”給替代呢。
就在昨天,兒子第n次說:“媽媽,我不想寫字了。”
這一次,我沒有簡單粗暴地說“不行”,而是給他舉了一個例子。
我說:“堅持能讓人每天進步一點,不堅持的人還是原來的樣子甚至是退步。時間長了,堅持的人已經進步了很多,已經超過不堅持的人一大截了。”
我用他已經有成果的事情做例子。他學習跳繩的時間比同學晚。別人會跳了,他才開始學。但那時我堅持每天讓他跳。只要跳夠50個,沒有其他要求。
慢慢地,他就會跳了。我還是要求每天跳夠50個,沒有其他要求。慢慢地他能連續跳了。
我的要求還是沒有變,慢慢他能連續跳幾十個了。再後來能連續跳200個。
我對他說:“因為你堅持跳了,別人沒有堅持,你已經超過當初比你優秀的人了。”
我用調取他的成就感的方式,給他動力。他主動拿出字帖,並且多寫了一頁。
以前,有段時間孩子每天都對我說“不想寫字”。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是因為我曾經說過“不想寫,今天就不寫了。”從那次之後,孩子每天都在說不想寫。
低齡孩子是沒有自律的,不能指望孩子自覺。我狠狠心對他說:“你只要寫一行就行,寫什麼都行。但不能不寫。”
我可以對任務量降低要求,但不能再讓他放棄了。
在我的強制要求下,孩子寫了一行“一”。然後,很多天,他都是寫一行“一”。
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他的“一”字,比以前有進步了。橫能寫直了。我馬上誇獎了他,並且說是因為堅持的效果。那天,孩子突然給自己增加了任務量,寫了五行。
在陪伴孩子堅持的過程中,我親眼看到了堅持的效果。
這就是龜兔賽跑的道理。我們做了一隻小烏龜,靠堅持取勝。
所以結論是,即使自己很優秀了,如果不堅持,也會被別人超過。除了堅持別無選擇!
我是品智女人,品讀智慧女人的育兒之道。我是一名媽媽,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跟隨我一起輕鬆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