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假期將至,“熊孩子”們又將從校園返回家園了。很多家長又開始糾結了:假期怎麼安排?孩子成績不好,要不要趁假期補一補?……

一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如何,從孩子假期的安排上就可以窺見一斑。每當聽到有些家長所言:“不能讓孩子太貪玩,假期要多報幾個班把時間佔滿”、“學習差如果再不補一補,開學不就更不上了”、“我孩子笨,得提前把下學期的功課學一學”等等,我就替他們的孩子感到悲哀。這些貌似負責任的家長,秉持著似是而非的理念,做著事倍功半、甚至貽害無窮的事情卻不自知。實在讓我這個“資深教育工作者”看不下去,必須發出點聲音,給一些忠告心裡才好受。

筆者認為,家長在作出安排之前,必須先認真思考一個根本性問題——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什麼?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做什麼?本人做母親已經20多年,幾點體會分享如下:

首先,家長應督促孩子鍛鍊身體,並做好表率。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較健康,性格也比較開朗、樂觀。一個病懨懨的孩子,也許一時學習領先,但從終身發展來看,絕對走不遠飛不高。

“健康第一”這個道理不要等到孩子患病時才明白。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體能、體育愛好方面責任重大。現在,很多中青年父母本身的生活習慣就不健康,不愛運動,非常懶、非常“宅”,對孩子影響很不好,需要趕緊糾正,必須為自己、也為孩子的健康負責。

每當我回顧和兒子一起游泳、一起打羽毛球、一起散步的時光,我都感到無比幸福,邊活動邊聊天,不僅鍛鍊了身體,也密切了親子溝通。這些體育專案至今仍是我們母子情感聯結的重要方式。

其次,家長要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的培養,其目的是培養一個人自強自立的能力,這是當今中國家庭非常欠缺的。據調查,“90”後離婚的原因很多與此相關,兩個不會做飯、不會料理家務的孩子組成家庭後,彼此都擺出一副等待對方侍奉的姿態,這日子能過下去才怪!

在這方面,國外的家庭教育值得我們學習。美國、日本的孩子很早就開始學習做家務了:2-3歲,自己扔垃圾,整理玩具;3-4歲,刷牙、澆花,喂寵物;4-5歲,鋪床,擺餐具;5-6歲擦桌子,收拾房間;6-7歲洗碗盤,獨立打掃房間;7-12歲:做簡單的飯,清理洗手間,使用洗衣機;13歲以上:換燈泡,擦玻璃,清理冰箱,做飯,修草地,等等。

春節期間,正是與孩子一起打掃房間、整理物品、製作美食的好時機。煥然一新的家庭陳設、井然有序的物品存放、豐盛可口的年夜飯,都可以成為“家庭勞動成果展示”。由任務驅動,到親子互動,最後達到心靈觸動、互相感動,是多麼美妙的“家庭專案化教學”圖景啊!

第三,營造“書香家庭”的閱讀氛圍,抵禦電子遊戲、抖音等對孩子產生的不良影響。

如果一個家庭能在孩子在童年的時候,薰陶、培養孩子與書結緣是一件莫大的幸事。當一個孩子喜歡讀書、經常沉浸在閱讀中與書為友時,教育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因為好的讀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會奠定孩子一生的“精神底色”。

筆者在孩子上小學時,為了培養其閱讀興趣和習慣,可謂“煞費苦心”:一放假,我就告訴孩子,只要多讀幾本書,假期作業就可以不寫了(我替他應付著寫了,老師似乎一直沒發現。此招比較“另類”,家長們模仿要慎重);然後,帶孩子到書店選書,沒有任何條條框框,告訴孩子,選最感興趣的書、印刷精美的書,貴一點沒關係;家裡添置大小書櫃、書架若干,除書房外,凡是孩子經常活動的地方(如客廳、床頭、洗手間、餐桌旁)都擺放有課外書,讓有趣的圖書無處不在,隨時可以翻閱。還有一點很重要,我自己也經常買書、看書,並興味盎然地與孩子分享讀書收穫。

第四,鼓勵孩子的同學好友到家裡來玩,培養孩子友善、大方、合群的性格。未來社會需要情商高、人格完善、善於與人合作的人才,自私、孤僻、自閉、小心眼、不善交往的孩子將來適應社會很困難,個人的幸福指數也會大受影響。因此,家長應重視孩子與同伴的交往,指導、幫助、支援孩子交朋友。

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能不能成大器,不是看他乖不乖、聽不聽話、學習好不好,而是看他的情商、悟性和綜合素質。而這些需要在長期的人際交往中歷練和體悟。家長不要怕家裡被弄髒弄亂,不要擔心交往中有摩擦和衝突,這些都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價值。

以上是本人關於家教的一些體會,但願對大家有啟發。祝願每一位父親或母親都成為優秀的家長,祝願每一個假期都成為我們和家人生命裡最美好的時光。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可笑的父母:一邊收拾孩子的爛攤子,一邊罵罵咧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