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在生育問題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限制。
40、50後使勁生,60、70後想生卻被迫只能生一個,80後終於放開條件能生倆了,卻漸漸開始猶豫,90後?90後恨不得一個也不生!
曾經有網友進行了一次網路調查,問題是“你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大多數年輕人都表示自己並不是不喜歡小孩子,而是迫於現實無奈才不想生育,“生不起養不起”,這才是根本原因。
養育一個孩子要花費多少精力和錢呢?現在這代年輕人多半是獨生子女,結婚成家後夫妻倆要面對四個步入老年的父母,如果還要生孩子,就要負擔養育兒女的經濟壓力,尤其是教育上的花費。
雖然現在義務教育已經普及,但孩子之間的競爭激烈,幾乎每個孩子都需要上補習班、特長班,除非家裡經濟條件不錯,否則壓力可真是夠大。
有資料顯示,00後的數量比90後整整少了4700萬,現在放開的二胎,也是高齡產婦居多。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威脅,社會自然是鼓勵多生孩子的。那麼如何降低生育成本,就是專家們非常苦惱的事情了。
專家建議把幼兒園也列入義務教育,你怎麼看?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林勇在一次採訪中提出,他建議把幼兒園也列入義務教育的範圍內,早日解決年輕父母生育和家庭教育的上的憂慮。
現在的孩子都講究“贏在起跑線”,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幼兒園階段只會玩耍,那麼上了小學後很容易就會落後。所以學齡前教育也成了年輕父母關注的重點。
但是因為幼兒園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幼兒園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入園費用更是高昂,林勇教授認為國家需要出臺一些政策來緩解這樣的狀況:
①父母都是職工,帶娃難題需解決
一般來說,如果父母都有固定工作,除非家庭條件很好請得起保姆,否則帶娃的壓力基本上都會落在家裡老人的身上。
萬一家裡沒有老人,或者老人身體情況不好,那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帶娃難題可就很愁人了。解決雙職工子女的帶娃難題,提升入托率,是當務之急。
②將幼兒園列入義務教育,提升生育意願
林勇教授認為,按照我們國家人口出生的趨勢來看,由於出生率漸漸下降,高校的教育壓力應該在逐漸減緩,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壓力自然也會慢慢降低,這樣就有餘力來發展幼兒園教育了。
如果幼兒園能納入義務教育,對寶爸寶媽來說應該是好事,幼兒園不僅得到了更規範的管理,而且還能降低上幼兒園的成本。
經濟壓力減小,願意生孩子的家庭自然也會多。
一般來說,大城市裡的幼兒園會比較多,對於中小城市來說,公立幼兒園較少,而私立幼兒園水平參差不齊,價格自然也就比較昂貴,缺乏競爭時幼兒園的水平與質量也很難得到良性的提升。
如果能夠規範化管理幼兒園,根據不同地方的經濟情況來調整幼兒園的分佈,可以讓不少出生在中小城市的孩子也能上到更好的幼兒園。
這樣看來,也算是能明白為什麼這個建議一出,很多寶媽就表示舉雙手贊成了。
但還是有很多網友覺得無所謂的,認為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是沒必要的事情。確實,在很多老一輩的家長看來,幼兒園無非是幼師帶著孩子玩遊戲,上不上都可以,其實並非如此。
上幼兒園有多重要?▲幼兒園是社會的雛形
幼兒園裡最重要的就是同齡人的社交,這也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邁出的第一步,他們將在幼兒園裡學會如何與人交流,如何與人共同分享資源,並且這也是他們適應新環境的重要鍛鍊。
▲基礎學科的啟蒙
幼兒園採用的是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在大人眼裡孩子一直在玩耍,其實在玩樂當中,卻鍛鍊著孩子的認知、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這些能力的啟蒙對於後續基礎學科的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
▲減輕父母的負擔
除開幼兒園本身對孩子的影響外,幼兒園的普及還對家長的育兒有著重要的幫助,正如前面提到的雙職工家庭,如果父母都需要工作,那麼誰來帶孩子就成了很現實的問題,老人畢竟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請保姆肯定也需要一筆較大的開支,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生活壓力肯定會增大。
當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對家人來說白天孩子都在幼兒園裡,自然少了親力帶娃的辛苦,讓老人也能有自己的生活,而寶媽也不用為了帶孩子被迫放棄自己的工作。
在這個職場競爭壓力較大的社會,父母雙方都能工作,可以讓家庭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也算是減輕了父母的帶娃壓力。
若是幼兒園能納入義務教育,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還能減輕年輕人對生娃後經濟問題的憂慮,生育率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