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也受到了朱永新的關注,作為長期致力於教育改革的學者和微博大V,家庭教育是他近年來反覆被問及的話題。
在朱永新看來,父母不應成為教師的助教。他認為,家庭教育是一種人格的教育,父母要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只有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才能有高質量的成長”。
面對當下愈演愈烈的教育焦慮,朱永新稱,最根本的是要提升父母的基本教育素養,倡導“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在他看來,電影《你好,李煥英》火熱的背後,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傳達了家長要把幸福還給孩子的理念。
連續19年呼籲設“閱讀節”
期待真正把閱讀作為國家性行為
南都:這是你第19年提出設立“國家閱讀節”,今年將從什麼角度切入?
朱永新:今年是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就需要一定的儀式、慶典及代表性人物,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毫無疑問是孔子。孔子不僅是萬世師表,還是一位很重要的閱讀推廣人,設立一個國家閱讀節,既是向孔子致敬也是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
南都:這些年收到了怎樣的答覆?
朱永新:以前是說國家已經有很多節日不增加新的了。但其實我們的節日還在不斷增加,我覺得它(閱讀節)的意義不亞於農民豐收節和航海節,這些都是在我提出閱讀節以後新出來的節日。
南都:但這麼多年都沒有成功,你為什麼還在堅持提,單設一個“閱讀節”有這麼重要嗎?
朱永新:近20年我一直提這個提案,也是期待真正把閱讀作為一個國家性行為。閱讀既是個人的行為,也是一個國家的行為,一個國家能不能有力量、有競爭力和凝聚力,和這個國家的國民有沒有學習力有很大的關係,而一個國家國民的學習力和成長力,很大程度取決於他是否善於和能夠把閱讀作為生活方式,只有國民成為真正的讀書人,他們才能有創造力,才有學習的力量,成長的力量。
《你好,李煥英》呼籲父母釋放焦慮,把幸福還給孩子
南都:教育減負的問題講了這麼多年,負擔似乎並沒減下來,去年“家長群變作業群”又再次成為熱點,你對此怎麼看?
朱永新:教育減負是一個系統工程,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沒有減下去,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紮紮實實,這個現象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改變,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制度上是要解決,比如規定孩子的作業時間或作業量,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即使留作業也可以在回家前就做完,那就不存在家長幫他做作業的問題,我認為要有一些這樣的硬性規定。
南都:孩子沒有作業了,回家可以做什麼?
朱永新:不做作業不等於不學習。我們不能讓父母親成為教師的助教,但不能因此否認父母的教育,父母還是應該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親子共讀,一起走進大自然,一起運動,只有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才能有高質量的成長。
南都:在你看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職責分別是什麼?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內容、重點體系跟學校不一樣。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人格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幫助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跟孩子一起做家務,運動,養成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是父母親和孩子一起做的,讓父母給孩子改作業,那當然就沒有必要。
南都:但現在有個問題是教師減負家長又會增負,校內減負在校外培訓班又會增負,如何緩解這種教育焦慮?
朱永新:我覺得最根本的是要提升父母的基本教育素養,讓他們有一些好的教育理念,比如我一直說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現在家長都是過分的焦慮和緊張,喜歡用鄰居家的孩子來評價自己的孩子,而且很多父母習慣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孩子的優點,這樣比來比去就更焦慮。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閃光點,幫助他成為最好的自己。電影《你好,李煥英》為什麼那麼火,它其實呼籲和反映了家長的焦慮要有釋放,整部電影傳達的就是這樣的理念,要把幸福還給我們的孩子。有很多人考上了北大清華又怎麼樣,拿到百萬年薪又怎麼樣,如果不幸福,天天搞得很緊張,甚至跳樓自殺,那還不如幸福地活著。很多家長迷信補習,其實大資料研究已經表明,補習並不是對所有孩子都管用,有些孩子可能不補習,更有助於他的發展。
南都:你如何看待校外培訓機構的作用?
朱永新:我寫過兩本書叫《未來學校》和《走向學習中心》,其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校外培訓機構也應該像學校一樣變成學習中心,變成政府可以採購的教育資源。這樣學生就沒有必要在學校裡學英語,放了學再去校外補習英語。誰教得好,政府就可以採購它成為正式的國家課程。
我覺得未來沒有什麼課內課外,校內校外,教育資源都打通了,政府用教育券的方式發給父母親,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最適合他的老師和學習中心去學習。
這也會促進教得差的老師提升水平,否則沒人選了就得淘汰。而且政府購買服務的好處是它可以給貧困家庭,貧困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券,幫助他們有更多的教育機會。
談青少年心理健康
呼籲將生命教育作為國家課程建設
南都:你剛提到要把幸福還給孩子,現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比較嚴重,你今年也帶來了相關的提案。
朱永新:這次疫情的確暴露出我們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還比較薄弱,青少年家庭關係緊張,沉迷於遊戲,甚至自殺的情況都比過去有較大的增長。所以我這次專門有兩個提案和這相關,一個是加強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現在生命教育還沒有成為一門正式的課程,我提出要把它作為一個國家課程建設。
南都:生命教育涉及哪些內容?
朱永新:在我們新教育研發的課程裡面是把生命教育作為基礎課,所有人都要學,因為教育首先為生命而存在,命都沒了,教育還有什麼意義,所以讓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成就人生,這是生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拓展生命的長寬高,現在我們很少考慮教學生怎麼吃飯,怎麼睡覺,怎麼喝水,怎麼運動,怎麼吃藥,怎麼自救和他救,這些其實都應該教給學生,讓學生知道生命比什麼都重要,這孩子怎麼輕易地就從樓上跳下去,他根本不知道生命對他的意義,根本不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以為跳一下就完了。跳一下,那就真正的完了,他不知道人的生命的珍貴性、奇特性、豐富性。
南都:關於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哪些建議?
朱永新:很多家庭、父母、老師都把人的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混淆起來,把很多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對待,不懂得怎麼跟孩子有效地溝通、怎樣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生活中各種困難。像這些都是可以教給他方法的,那他就能更好地成長,但是我們現在缺少這樣的老師和課程,所以怎樣有效加強,我也專門提交了提案。
南都:你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去年家庭教育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裡面有些條款還存在爭議,比如規定家庭不得對孩子進行任何暴力行為,網友覺得在家庭中暴力行為是很難界定的,你認為這部法律如何才能更具操作性?
朱永新:它雖然是一部帶有強制性的教育法律,在實施過程中肯定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其實暴力不僅是體罰的暴力,還包括冷暴力。像現在在國際上,對於學齡前兒童,父母親不能把他一個人丟在家裡,我們這個草案裡面還沒有這一條;父母如果打孩子,鄰居舉報了,警察就要來抓了,這是國際上的觀念,要尊重孩子的人權。我覺得這樣的法律出臺後會倡導一種好的教育理念,就是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
南都:“孩子不打不成材”也是我們一個非常傳統的教育觀念,如何改變這種觀念?
朱永新:過去我們很多父母親都認為體罰,打孩子很管用,“鞭子本姓竹,不打書不讀,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來”。我曾經寫過文章,我說體罰其實是無能的表現,其實是你找不到辦法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找得到教育他的方法,只是我們家長沒耐心,沒有好的理念去發現、找到和他溝通的辦法,認為體罰最簡單。
其實不是這樣,體罰會讓孩子崇拜武力,你體罰他,他會養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可能會用武力去對付動物,對付比他更弱的人,這是體罰的一種效果。另外,打了孩子後他會有無力感,這沒有解決他真正的思想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父母親還是要學會在家庭教育法的新的法律框架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去尋找更合適的,更好的教育方法。
南都:還有網友認為,孩子遭受了家長的暴力對待,也不敢主動舉報。
朱永新:肯定不可能所有的體罰都會被發現和被舉報,但至少法律它是有一種震懾的作用,現在很多法律其實在執行過程中也還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實施,比如《義務教育法》規定父母親有把孩子送去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不送孩子去讀書是違法的,但過去我們發現也有一些不送孩子去讀書的家庭,所以說沒有被發現,不能說是法律本身有問題。
談“陽剛之氣”
性教育是從小就要開始的教育過程
朱永新:我提案裡面有資料,中國中小學男教師比例在不斷下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學生的陽剛之氣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家庭裡父親的缺位跟學校裡男性教師的缺失其實有類似的地方。這個現象在國際上也都發生過,隨著經濟的增長,教師職業自身吸引力的缺乏,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的男性教師離開教育崗位,報考教師的優秀的男性也會越來越少。在這時國家要出臺政策來鼓勵優秀的男性從教。在國際上有一些辦法,比如美國專門出臺了一部法律鼓勵退休軍人接受師範教育的訓練,然後再鼓勵他去從教。
南都:最近“陽剛之氣”的話題在網上也引起了較大爭議,有人提出這存在性別歧視,你怎麼理解“陽剛之氣”?
朱永新:性別本身是平等的,陽剛有陽剛之美,陰柔有陰柔之美。但總體上,對於男性和女性,社會上有一定的評價標準,如果說全部變成了女性化,當然也不利於人的成長,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平衡。我們知道性別不僅是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些女性可能是女強人,有些男性可能也有一些女性的性格,我覺得這個沒有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去強求所有的女人都女性化,所有的男人都男性化。但是在解決社會問題,甚至在科學創造等所有的領域都需要兩性的平衡,這是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規律,如果偏離這個規律,把社會所有人都變成女性化或男性化,社會肯定就會缺乏一種真正的活力。
南都:有學者提出當前我們的性別平等教育很缺乏,要把全面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中,你怎麼看?
朱永新:性教育是從小就要開始的教育過程,它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是生命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讓孩子有性別意識,知道人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讓孩子知道男女之間應該擁有怎樣的健康良性的關係,知道怎麼避免過早的發生性行為,知道性行為發生的後果,知道怎樣正確的戀愛,這些都是性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
從國際上來說,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教育的重點,在我們新教育研發的生命教育課程裡也有專門的性教育的內容。我們過去都談性色變,難以啟齒,其實這個在國際上都有比較成熟的做法,有些課程是男女分別上,有些是男女一起上,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自我同一性,正確認識性別,有更好的性別意識,擁有更好的和異性相處和交往的能力,這本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