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個下午看完了朱永新老師寫給老師的這一封封書信的,作為一名老師,我在看到書名,捧起書本的那一刻就已經對號入座,這些信就是寫給我的,開啟這些書信彷彿就是與朱永新老師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閱讀每一句話,每一行文字,都好像是在聆聽大師的諄諄教誨,時時刻刻都有一種如坐春風的幸福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感,若有所失,時而如坐針氈,時而如醍醐灌頂。
雖然與作者素未謀面,只能看到書籍插圖上一張笑容可掬的臉,但透過文字,我可以感受和想見一位有著教育情懷和淵博知識的教育先行者,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殷切情懷,為每個來信的教師認真回信,為教師的發展和成長甘當人梯,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全民閱讀的偉大事業點起星星之火,傾心助力搖旗吶喊,是全民閱讀這片荒原上孜孜不倦的拓荒牛。身為一位教師,在職業發展之路和精神成長的道路上有這樣一位先驅者引領和感召,不應該只是感嘆夕陽太短,而是應該不待揚鞭自奮蹄。
雖然與作者素未謀面,但從他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他的敘事語氣,思考角度,胸懷氣度,他雖然身為大學教授,蘇州副市長,卻絲毫沒有讓人感受到他的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絲毫沒有官威架子,絲毫沒有一個過來人的刻意說教,每一段文字都平實樸實,不加雕飾,沒有華麗的詞藻,就是那麼真切的道理,就是來自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真真實實的例子,就是一個和藹的智者在分享他的經歷與思考,娓娓道來,不瘟不火,讀起來感覺一字一句那麼走心。你會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感受到他的真切熱誠,他在每一封信的落款處寫的都是你的朋友朱永新,我想有這樣一個朋友實在三生萬幸榮耀之至了吧!
看完這些信,我腦子裡浮現最多的兩個字是閱讀,從教師專業閱讀到兒童閱讀,從書香校園到書香社會,從校園閱讀到全民閱讀,從高鐵閱讀到地鐵閱讀,從碎片閱讀到整本書閱讀,人生即閱讀,閱讀即人生。沒有閱讀的人生就像沒有草木的孤島,荒涼而貧瘠。反思自己的人生,彷彿已經與閱讀越來越生疏了,好像自己過的是一個假的人生。人生需要吃喝,更需要閱讀,肉體的存活需要五穀雜糧的滋養而精神的成長需要書籍的濡養。
培根說讀書可以怡情,可以傅彩,可以長才。作為一名老師,在專業成長的路上更需要的是長才,增長才幹以勝任自己的工作。朱永新老師說教師之所以不被人尊重是因為缺少專業化閱讀,專業化程度不高,長期以來除了教科書之外極少涉獵其他書籍,似乎在專業閱讀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了,只是一味的在吃老本。缺少了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