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開年演講#
在湖南衛視的開年演講節目,昔日的“乒壇皇后”鄧亞萍款款走來,她依然從容、自信,而且更多的是歷練後的成熟、穩健,胸有成竹的氣勢!
沒錯,大家熟悉的鄧亞萍是一名奧運冠軍,大家肯定好奇,這些年她去哪兒了?在幹什麼?鄧亞萍以鏗鏘的聲音給出了大家答案:在打工!
她說:無論是什麼職業,什麼職位,只要從內而外,從始至終為夢想拼搏,用努力和汗水創造未來,那麼你就是一個優秀的“打工人”。
1.選擇退役,決定進修學業
1997年,24歲的鄧亞萍選擇退役,進入清華大學,從零開始,進修英語專業。
她的英語是一張白紙,但是她並不害怕,堅持三個“第一”,默默地一直努力……
從第一個字母學起,
從第一個單詞背起,
從課本,第一頁讀起。
好多人不解:“你都那麼成功了,學歷重要嗎?從零開始,太難了,你圖什麼呀?”
鄧亞萍的初衷很簡單,希望透過讀書開闊視野,掌握人生更多的主動權。
從最初只會認26個英文字母的“清華最差生”,經歷不斷的自我“扒皮”,最終收穫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的殊榮。
“完成學業後,新的領域向我拋來了橄欖枝。自此,我就真正開始了打工生涯。”鄧亞萍悠悠地說,那是品嚐了“苦盡甘來”的人才有的甜美和喜悅。
2.來到貴州丹寨走基層
後來,鄧亞萍以“宣傳大使”的身份,來到貴州丹寨走基層。透過這次短暫的經歷,她意識到了給老百姓打工的重要性。
她說:“我的工作就是服務百姓。”
後來這個偏僻小寨的旅遊真的被激活了,丹寨的蠟染為更多人所知。
“這不是我的功勞,是全縣17萬父老鄉親共同努力的結果,因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他們也都是為自己拼搏的優秀打工人。”鄧亞萍說。
3.對於電子競技的獨到見解
前不久,鄧亞萍參加了電競俱樂部,也就是家長們談虎色變的電子遊戲。作為一位母親,她對電子競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她認為傳統體育與電子競技兩者都是競技體育,在競技場上能勝出的,只有堅毅、果斷、堅持不服輸的選手。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用於任何行業皆準的精神!
鄧亞萍說,不僅僅是體育競技,大眾對體育本身也有誤解。所以,她想做點什麼,來改變這些看法。
她參與設立了體育產業基金,想以自己的影響力,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活動中。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一倖免,體育事業也停滯不前。這次經歷讓她明白了一些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命運如何走向,常常對未來抱有懷疑。我們能做什麼呢?我們能不能往下走?靠的是你的獨門絕技。”
我的獨門絕技就是“幹”,幹活,再幹活!你不幹,怎麼“活”?
這是她14年的運動生涯裡 ,不斷地重塑自己,挑戰自己,打破自己的唯一方法。
4.展望2022年北京冬奧會
演講的最後,鄧亞萍展望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她說,北京即將成為一座同時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城市,這是對我們14億打工人努力的回報。
作為新時代的打工人,我們要傳承奧運精神,做到:更高,更快,更強,用黃面板凝聚全世界的目光,用奧運精神團結五大洲的力量。
最後,我們用鄧亞萍演講的結束語來共勉吧:
一切平凡的人
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
一切平凡的工作
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致敬打工人,致敬不甘平凡的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