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作者|園園 編輯|小博

厭學不可忽視

在我接待的青少年個案中,90%以上是因為厭學前來諮詢的,其中不少是孩子已經輟學在家,家長走投無路了前來諮詢的。有的孩子甚至一學習就會流鼻血,頭痛。每次看到這些孩子都心痛不已。

之前看到一組令人擔憂的資料,中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21%。而我也明顯感覺到,近兩年,因為厭學前來諮詢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年齡呈現低齡化。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些關於厭學的知識,希望引起家長的警惕。

厭學主要特徵是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把學習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正常學習,經常逃學或曠課,嚴重的會導致輟學。而這些只是大家看到的表面結果,如果對厭學的青少年不進行干預,極有可能導致孩子抑鬱和焦慮。

厭學三大原因

一.個人原因

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在80年代就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論,該理論指出人類的智慧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自我認知智慧、自然認知智慧八項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優勢組合。

但可悲的是,在學校中,我們對孩子的評價是統一標準——智商。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家長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長處,併為其提供發揮長處的環境和機會。讓孩子重拾自信心。

二.家庭原因

1.錯誤的教養方式

a.說教

在學校聽不懂課,孩子已經很煩了,如果我們再說教,對孩子來說不亞於雪上加霜。也許你的說教,只是為了安撫自己焦慮的內心。

b.批評

批評只能讓孩子更加抵抗,長期下來,孩子可能對自己有著 “我是不好的”錯誤認知。

c.比較

沒有任何東西比“孩子你比別人差“更令人沮喪,沒有任何東西比“孩子我陪你一起努力”更令人感到歡欣鼓舞。

d.獎懲

不停的外在物質獎勵,只會一點點消磨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會給孩子形成這種印象:我學習是為了外在的獎勵,而不是自身的成長。

同理,長期懲罰孩子,孩子有可能變得習得行無助,再也不願意學習。

2.家庭功能失調

通常最後的厭學治療是家庭系統治療。一個正常的家庭系統應該是,不僅有媽媽的溫暖抱持,還有爸爸社會性的支援。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爸爸的參與要越來越多。孩子一天在學校都很緊張、收斂的。放學後身體自發的反應是需要放鬆、吃點東西休息下,才能復原並調節好情緒。

3.夫妻關係

離婚、夫妻關係不好,或者出軌如果沒有處理好,也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這一塊會比較複雜,在這裡就不做具體的闡述了。只需要記住一點:不管發生任何事情,做任何決定,都要讓孩子感受到,這不是他的錯,他是值得被愛的。

三.學校原因

1.老師不接納

老師批評孩子,讓其他同學遠離孩子。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老師的行為即使事出有因,但方法是不妥當的。

2.社會交往遇到困難

孩子成長的主線有兩條,一是,一生都想得到父母的認同,另一條主線是想得到朋友的認同。打遊戲是同學交往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可以適當讓孩子玩遊戲,不管任何人,都一定在系統里正常執行,不能脫離社會。

男孩子更傾向於階層交往,他們會有核心圈和外層圈。而女孩子的交往方式則是小團體為主。留意自己孩子的交往方式,避免他們成為弱勢群體,也避免他們欺凌弱勢群體。

我們可以做什麼?

1. 找原因

2. 每天鼓勵孩子三件事。描述行為,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

3. 適度的約定。約定一定是可調整的,關注過程中孩子做到的

警惕三個典型厭學期

一般,孩子第1次發生厭學高峰期,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這個時候因為課程難度一下子加大,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那麼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陪他迎接挑戰戰勝困難,讓孩子獲得“我能行,我可以的 “自信心。

第2次發生厭學期,一般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很困惑,我為什麼要學習呢?那麼這個時候的家長可以這樣跟他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別人做成就的比較,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能有更大的選擇權利”。激發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是家長在孩子很小就應該培養的重要能力。

孩子第3次發生厭學,一般都是發生在初二的時候。喜歡和父母對著幹,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要跟他講道理擺事實,那麼已經是完全沒有效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

最後我想說,不要把教育孩子想的那麼簡單。樊登說,養孩子比造火箭還複雜。對教育孩子我們要有敬畏心。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當我的孩子是差生(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的演講,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