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學習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而究其原因,課外教培機構可以說難辭其咎。孩子們一出學校的門,就會被家長送到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中去。家長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會被其他的孩子落下。
家長們焦慮,教培機構正好一哄而上。於是,各種各樣、良莠不齊的輔導班就像野草一樣瘋狂地生長。家長們雖然從內心裡不願意把孩子送去,但是最後又不得不進入牢籠。而這樣的一幕,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步伐推進,素質教育始終是必須堅守的存在。而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要給學生減負。孩子如果始終被作業所累,那麼他們還能有什麼時間來接受素質教育呢?
而現實的情況確實讓人不能接受的。學校裡,老師們為了升學率,老師會給學生留大量的作業以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到了家培機構,沒有什麼正式的教師,又能給學生提供什麼呢?除了習題,還是習題,這孩子還能有什麼時間去休息呢?
而為了整治課外輔導機構的亂象,教育部鄭重發文,對此做了明確的規定。首先是規範在職教師。編制內的教師是不允許補課的,就是開小班也不行。這項政策現在在各地落實得很到位,在職教師們開輔導班不能說沒有,但是已經很少了,而原因很簡單,因為一旦被查處,輕則取消評優資格,重則開除教師籍,以後連進入學校教書的機會都沒有了。
堵住了這個漏洞,家長就不必要再為老師課上不講課後講而焦慮了。但是,這其實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教師不辦輔導班了,但是別的孩子還在上課外教培機構啊。我的孩子又怎麼能落後呢?於是,一場燒錢大戰就徹底拉開了。
孩子進課外教培機構,更讓人不放心上——花了錢不說,孩子還被磨得筋疲力盡啊。怎樣來套住課外教培機構這匹狂奔的野馬呢?教育部因此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教培機構的教師必須要有教師資格證,並且要張貼上牆。
第二,不能以“幼小銜接”、“中高銜接”為噱頭,打廣告,吆喝提前學。現在,明確了不允許前培訓超標培訓。
第三,明確了上課的時間和收費的標準。這也是此次規範的重頭戲。因為很多課外教培機構都是上大課,一節課1.5小時,學生不能上廁所,也不能活動。一堂課上下來,學生很是疲倦。
現在,這種情況將不復存在。教育部規定校外輔導機構,每節課的時長不能超過45分鐘,課間時間不少於10分鐘,而且輔導班下課時間不能晚於20:30。這樣的規定就保證了學生的休息時間和學習的效率。
教培機構的收費水很深,各種的忽悠,沒有多少人能看得懂。現在,規定來了:不允許一次性收取超60課時的費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的費用。這樣的規定,一方面保證了收費的透明性,還保護了家長的利益。
以初中數學輔導為例,以前一節課一個半小時,收費200,現在只能是45分鐘,收費自然就會低下去,最多隻能收100元。如果是1周兩節課,1個月就是800元。以前,一次性收一學期,就是4800元,現在就不行了,你只能收2400元。
這樣規定之下,學生的課業壓力就會減輕,尤其是假期裡的輔導班,那真是讓人瘋狂啊。家長的經濟壓力也會相應地減輕,畢竟就是同樣的課程輔導,不需要一次性支付那麼多錢,而且一旦發現學習沒有成效,還可以及時更換輔導班,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