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開學了,“神獸”紛紛“歸籠”,家長們可算能夠鬆口氣了。可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在收假這段時間裡,可是有不少家庭焦頭爛額,原因可歸結於簡單的兩個字:作業。
開學季來臨,家長孩子補作業忙放假是讓孩子最快樂的事情之一,但跟假期一起到來的,還有必須完成的假期作業。如今假期結束,你家孩子的作業都完成了嗎?
在臺州,有一位小朋友因為作業的事情,跟媽媽鬧起了矛盾。這位小男孩名叫小斌(化名),今年11歲,在唸小學四年級。
2月22日那天,小斌正在玩耍,誰知卻把媽媽惹生氣了。原來,臨近開學了,他卻還有一大堆作業沒完成。
“玩心重”的小斌被媽媽罵了一通:“書還讀不讀了?一點學習意識都沒有,以後出社會打算討飯嗎?……”聽到媽媽的訓斥之後,小斌當場就懵了,隨後是滿心的委屈。
因為,媽媽一直很疼愛他,從來沒有這樣對他發過這麼大的火。小斌接受不了媽媽的怒火,情緒崩潰道:“你到底是愛我還是愛作業,為了作業這麼兇我!”
小斌覺得媽媽變了,於是趁著她不注意穿著拖鞋“離家出走”,跑出了家門,一走就是3公里地。
這件事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所幸孩子沒遇上什麼壞人,著急的爸爸媽媽在民警的幫助下,尋找了5個小時,終於找到了他。
但小斌媽媽心中依舊存有困惑,她表示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底是該為了讓孩子輕鬆快樂、維護良好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學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應該為了讓孩子有所進步,不斷“雞娃”呢?
關於孩子假期,家長容易走入的誤區誤區一:極端雞娃
有時候,“放假”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並非意味著休息,而是另一場戰爭響起的號角。是的,在假期,很多家長會把孩子的每一天規劃得清清楚楚,把行程用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
“雞娃”指的是家長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不斷給孩子“打雞血”,拼命給他們報各種班,努力讓他們擠進名校。
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這是沒錯的,但是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家長如果無底線地“雞娃”,將會剝奪他們的童年,給他們施加過重的壓力。
而且這個過程中,家長也是分外疲憊的,不僅要負擔龐大的資金支出,還得費盡心思安排和監督,容易失去一顆平常心。
誤區二:完全放任
極端的雞娃不可取,那是不是任由孩子快快樂樂地玩就行了呢?
在《顛覆式成長》一書中,作者惠特尼·約翰遜指出:“限制與約束構建了安全框架,可以避免我們陷入混亂無序之中。”
孩子的自控力往往是有限的,很多孩子缺乏自制力,如果家長不去引導和督促,他們可能一個假期都不會開啟作業本,導致即將開學時為作業而苦惱。
甚至,有的家長會因為孩子補不完作業,幫孩子一起寫。
有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或者伴侶都有幫孩子寫作業的經歷,有的是因為作業太難,孩子不會寫;有的是因為堆積的作業太多,單靠孩子一個人無法在開學前補完。
雖然情有可原,但是幫孩子寫作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只有自己寫作業,孩子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讓父母代勞。
此外,很多孩子即使收假了,心思也沒有收回到學習上,反而整天走神、想著玩耍。所以每到開學季,都有家長擔憂該如何讓孩子儘快步入學習狀態。
其實,孩子收假要先“收心”,這樣才能在開學後讓學習步入正軌。
家長善用“收心”妙招,助娃開啟新學期1)跟孩子制定假期計劃
日本教育作家齋藤孝在《規劃力》一書中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規劃力,只要發現自我內在的規劃力,將其靈活地應用於所有領域,就可以更高效地處理各類事情,面對工作和生活也更具自信。
引導孩子制定假期計劃,不僅可以讓學習和生活達到一個平衡,也能培養孩子形成做計劃的習慣,做事有條不紊、性格自律。
在放假後,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假期作業制定假期計劃,先分階段制定大概的目標,再細化每一個階段要做的事情。
假期計劃要勞逸結合、有變動的空間,讓孩子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不至於耽誤學習。保持學習還有助於上下學期的銜接,讓孩子更加順利地進入新學期的學習狀態。
2)提前調整生活作息
在上學期間,孩子要早早起床去學校,晚上到家吃完飯要寫作業,有些孩子還會熬夜寫作業,或是有課外培訓班要上。
期間,孩子的休息時間其實是有限的,假期正好能讓他們放鬆身心,養精蓄銳,之後也可以用更好的狀態迎接學習。
通常來說,假期我們都會允許孩子晚一些起床,但是當假期只剩一兩個星期的時候,我們就該幫助他們調整作息了。
提前幾天讓孩子適應上學的作息,這樣孩子開學後就能以較為飽滿的狀態和積極的心態學習,而不是睡意朦朧、迷迷糊糊地上課。
結語關於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作業實在是超負荷了,那麼可以跟老師友好溝通,不建議直接幫孩子完成。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對自己的學習有所安排,那麼家長自然是不用操心的;可如果孩子是玩心重、缺乏自控力的型別,那我們就得及早培養他們的自律能力,帶領他們做好學習和休息的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