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引子

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曾被孩子不想學的問題困擾過,以往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不少家長採取的方法簡單粗暴,用一個最簡單的字來概括,就是“逼”字。我們不要誤以為這些家長的心太狠,實際上,這些家長也很無奈:不逼著孩子學習,孩子可能就連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都完成不了。

在我身邊就有好幾個正為孩子不想學而發愁的家長,他們一開始是苦口婆心地對孩子好好說,幾番折騰見孩子不為所動,頓時失去了耐心,開始大聲斥責孩子不懂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勉強“就範”。可這種辦法的“有效期”通常很短,這次看起來好像有用,等到下次可能就失效了,總之不是長久之計。

很多家長都為此感到困惑,為什麼逼著孩子學習,孩子就是喜歡不上學習?

當我們把“逼孩子學習”這個問題,轉換成“如何發現孩子的學習困難並對症下藥”之時,或許就“柳暗花明”了。

真正不想學的孩子在現實中總是少數,大部分不想學的孩子有可能是在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干擾或者困難,使得孩子學不下去。

而當孩子在父母或老師的幫助下解決好這些問題,重新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時,往往就會不再拒絕學習。

01 深層次分析“孩子不想學”的原因

我們與其逼著孩子學習,長期做著於事無補卻又傷害親子關係的無用功,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梳理一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可能要面臨哪些困難,深層次分析“孩子不想學”的具體原因,進而找出一條有效解決問題的合理思路。

不同孩子之間必然有著個體差異,這是我們在分析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的,我們在瞭解哪些因素對自家孩子學習有重要影響之後,接下來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就可以了。

第一,孩子不想學很有可能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

我們對“孟母三遷”這個典故是再熟悉不過了,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環境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孩子如果處在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必然會受到家庭教育文化的良好薰陶。而一個嘈雜混亂的讀書環境,孩子就是想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也很難做到,長此以往,這對孩子的學習專注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不良的影響,孩子在學習上也就變得越來越浮躁。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孩子還要面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花式衝擊,這就很能考驗孩子的自制力,也極大地考驗著家長的教育智慧。但從現實中來看,不少孩子還是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面前敗下陣來,有的乾脆就“繳械投降”,只要有機會,就把手裡的書本給遠遠地丟在一邊,換上電子產品,難以進入到學習狀態中。

第二,孩子不想學可能是因為受到自身學習力不足方面的影響

孩子自身學習力不足可以說是孩子不想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習力不足往往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缺少學習興趣,把學習當作負擔;二是缺乏自信,對學習有畏難情緒;三是沒找對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四是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起來力不從心;五是聽課效率低下,課堂知識消化不良;六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內驅力。……

面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們首先要確認孩子是哪方面原因導致學習力不足,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調整和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對低年級孩子,要多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對高年級孩子,則要從激發他們的學習成就感做起。

第三,孩子不想學還有可能受到家長的不當教育手段因素的影響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並不總是順風順水,難免會磕磕碰碰的,比如,遇到不會做的題,孩子可能就會感到苦惱、不知所措,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態度就對孩子能否克服學習障礙起到重要影響,不斷激勵和肯定的積極態度顯然會重燃孩子學習的信心,而一味對孩子持批評和否定的消極態度顯然會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

家長對孩子錯誤的價值導向和暗示也會消磨孩子想學的動力,比如,家長認為學習就是一個痛苦過程,孩子就會順理成章地把學習當作是一種痛苦和煎熬的過程,失去了享受學習的體驗,這樣的學習又怎能長久地堅持下去?

此外,家長因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孩子,也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而無心學習。

02 三個教育策略幫助孩子解開不想學的難題

實踐證明,孩子不想學,家長如果逼著孩子學,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相反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想學。所以,逼孩子學習這條路子肯定行不通,我們需要找出更加合理的教育策略來幫孩子解開不想學的難題。

策略一,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有條件的家庭,就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的房間學習;沒有條件的家庭,也儘量在家裡為孩子劃出一塊干擾相對較少的地方,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安下心來學習。

在孩子學習時,家庭成員也儘量不要在孩子身邊做諸如喧譁、打牌、玩電子遊戲、摸麻將之類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對孩子的學習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策略二,引導孩子提升學習力

引導孩子提升學習力是一個系統的家庭教育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家長對孩子有一個準確全面的瞭解,這樣在教育孩子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

一般而言,我們都會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來引導孩子提升學習力。關於學習興趣如何激發的問題,很多家長其實也都心知肚明,但在教育實踐中往往脫節,這和家長在孩子教育上太急於求成有關,為了能早日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家長們往往選擇性地忽視了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學習上“直奔主題”,喜歡“短平快”的效果,卻等不及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

對因自信心不足而害怕學習的孩子,我們可以對孩子的學習目標進行合理的切分,分成若干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鼓勵孩子大膽試一試,讓孩子多體驗小成功,這樣慢慢地就會提升孩子的學習信心。

缺少學習方法的孩子,一般都會感到學習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而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果,還能減輕孩子的學習強度。因此,針對缺少學習方法的孩子,我們可以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讓孩子嘗試運用各種學習方法,然後我們再對使用效果加以觀察,最後再優化出幾種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針對那些學習基礎特別薄弱、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的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降低學習目標,以鼓勵孩子為主,把樹立孩子的學習自信心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引導孩子不斷挑戰自己,一次次超越自己。

在這裡,我建議讓孩子從最簡單的閱讀開始,每天堅持至少半小時的閱讀,長期堅持下去,將逐步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等到孩子的閱讀能力提高了,也就意味著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策略三,家長大力提升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水平

孩子不想學,固然會讓家長心急焦躁,但指責抱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激化孩子的情緒問題,因此,家長要儘量跳出固有思維的圈子,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從關注問題的解決來出發,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情境中,這樣更能理解和讀懂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哪些問題。

家長越是在學習上鼓勵和欣賞孩子,孩子就越是有學習的動力,因此,家長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鼓勵,即使孩子做錯了一道題,也不要對孩子進行簡單粗暴的否定,這隻會讓孩子懼怕和躲避學習,而是要以啟發式教育為主,既指出缺點,也肯定孩子做的好的一面。

至於孩子的陪伴問題,家長應儘可能抽出零碎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不要讓孩子有被家長忽略的感覺,良好的親子關係,必定會促使孩子更積極主動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

結語

說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習”這個問題,不應成為制約我們教育孩子的一個困擾,更不能讓我們在教育孩子上失了分寸。

或許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的一段話能帶給我們另外一種角度的思考:學會稱讚孩子的努力和方法、教孩子將(每一次的)錯誤、挫折和失敗(都)當作學習的機會、將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作為學習的最終目標,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擁有終身成長的勇氣。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真的還沒有哪一個家長能感到特別輕鬆,但若能正確引導好孩子,作為家長,就一定會有一種成就感,雖苦尤甜,家長的成就感也會感染到孩子,讓孩子也擁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而孩子的這種成就感,就構成了他們在學習道路上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6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訪美日記二十:在國外留學,除夕和大年初一,這樣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