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國考申論試卷中
試題演變及近年來試題特點
肖 飛
時光真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走過了二十個年頭。回首申論試卷中試題的演變過程,真可謂感慨萬千。申論試卷的發展與完善,清楚地印證了時代需求和使命擔當。今天我們進入了新時代,面對新的挑戰、新的要求,我們應該有新的更大的作為。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筆者從研究申論的角度,站在過去二十年的節點上,回顧一下申論試題的演變,總結一下近年來申論試題的特點,以幫助廣大考生真正地走進申論、把握申論,從而更好地破解申論。由於篇幅所限,本文除必要外,儘量不涉及或少涉及試題的具體內容,重在各類題型上進行論述。
一、申論試卷中試題的演變縱觀二十年國考申論試卷中試題的變化,我們欣喜地看到了申論這一“國之大考”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其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申論試卷中試題的演變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同卷同題,三題初立,夯實基礎。
2000—2006 申論初考的這幾年,申論“給定資料”從開始的1700多字逐年增加,2003年達到了5600字,而2006年竟達到了10000字,創造了申論“給定資料”數量的頂峰。這7年試卷多為三道大題,一般為概括題、對策題、議論文作文題,俗稱“三大塊”,而且試題要對應全部“給定資料”。考生不分省、地級,可謂同卷同題。但2003年與2004年較為特殊,每份申論試卷只有兩道大題,而且作文中考的是公務文書報告與事務文書講話稿,而沒有議論文。這一階段,可認為是申論初立嘗試摸索階段,目的在於夯實基礎,穩步推進。
第二階段:同卷不同題,省地分野,漸次突破。
2007—2009 自2017年始,申論試卷“給定資料”數量回落至8000字上下,而且有些試題題幹直接標明對應“資料×”。這三年,試卷中題的數量不一,最多六道大題,最少四道大題。題型一般為概括題、對策題、分析題、改錯題、議論文作文題。試題難度有所增加。省、地級考生雖用同一份試卷,但答題各有不同,要求程度也不盡相同,相對來說,試題對省級考生要求較高,這就是所說的同卷不同題。這一階段,可認為是前一階段基礎上的發展,在同一卷中蓄勢探索省、地考生應試分野,以求漸次突破。
第三階段:兩卷分立,長足發展,穩定創新。
2010—2019 這一階段共分兩步:
第一步:2010—2012 從2010年始,省、地級兩卷分立(本文稱A卷、B卷)。申論試卷“給定資料”數量在6500—7800之間。題的數量,A卷、B卷都變為四道大題,申論打破了原來“三大塊”的模式。題型有概括題、概念解釋題、對策題、分析題、應用文題、議論文作文題等。值得一提的是,應用文題的文種大量湧現,如報告內容要點、宣傳綱要、宣傳手冊、書信、編者按、宣傳稿、建議書等。自此,應用文題成為申論試卷每卷必考之題。另外,明顯的變化是:申論試卷的第一題中均包括兩個小題,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12年。筆者認為,這是命題設計者為申論試卷下一步的發展、完善和突破有意打下的伏筆。
第二步:2013—2019 果然不出所料,2013年始,時機成熟,省、地級兩卷分別變為五道大題,明眼者一目瞭然,這是將原來卷中第一題的兩道小題變成了兩道大題,前面的“伏筆”徹底展開。這又是一次重大突破。至此,考試時間也由原來的150分鐘變為180分鐘;閱讀資料參考時限也由原來的40分鐘變為50分鐘。試卷“給定資料”數量在6000—8500字之間,試題難度稍有增加。但從2015年起一直到2019年,A、B兩卷的試題基本上是一道題對應一個子資料,而且這種形式漸趨穩定,這就給考生答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毫無疑問,從這一變化中足以看到命題者的良苦用心。試題的題型除上面提到的之外,又出現了填空題。大題中不再包括小題,一直延續到2019年。當然,偶有例外,如2016年B卷又出現了“復古”現象,即共有四道大題,其中的第三題包括兩個小題,實則還是五道題。
可見,第三階段的兩卷分立,也是設計在先,分步實施,方至水到渠成。兩卷分立,形成五道大題的格局,可視為申論漸次突破,長足發展,穩定創新的結果。
歸結起來,兩卷分立後,申論試卷無論是A卷、B卷,五道大題中,概括題、分析題、應用文題、議論文作文題成為必考之題,而另一道題則成為靈活的多變題,諸如概念解釋題、對策題、改錯題、填空題等等。
二、近年來申論試題的特點1.概括題內容多元化。概括題是申論的“常青樹”,從2000年始至今基本上每卷必有。但近年來,概括題已經走出了早年間的“概括內容”“概括問題”“概括影響”等的侷限,不斷出現諸如“概括原因”“概括啟示”“概括借鑑”“概括過程”“概括變化”等,而且2018年A卷第一題要求概括“成績、問題、建議”三個方面,成為概括的複合題。顯然,概括題拓展了廣闊的空間,顯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當然,這是隨著“給定資料”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概括題的字數要求依然較少,一般在150—200字之間。當然,也有例外,如2015年A卷第4題,概括啟示則要求500字。可見,概括題的難度也在悄然增加。
2.對策題“隱身”變複合。近年來國考申論試卷中,直接的對策題幾乎難得一見,但做為解決問題系申論“靈魂”的對策,已逐漸地融入到了其他題型中,如概括題、分析題、應用文題,乃至作文題中。有的直接變成了所謂的“複合題”,有的“隱身”成為相關題型的組成部分。命題的方式也多有變化,如2017年A卷第四題,要求“擬定提出推廣‘水生態+扶貧’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廣的相關措施”。這樣的命題方式,既新穎活潑,又體現了時代要求。
3.分析題必考增難度。自2009年以來,綜合分析題成為“新貴”,幾乎每卷必考,增加了答題難度。從申論考試大綱考核的要求角度來看,分析題增加使“分析能力”的考量實至名歸。綜合分析題命題範圍較廣,而且哲理性較深,特別是古文中的一些句子、警句名言等,確實令一些考生望而卻步。在綜合分析題上丟分者大有人在。實實在在地說,綜合分析題確實是申論試卷中的難點,不可等閒視之。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廣度和較強的辯證分析能力。君不見,2018年A卷與B卷、2019年B卷均有兩道分析題,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分析題的重視。
4.應用文題突出“綱”“要”。應用文題也是申論卷的必考題,而且2013年A卷、2014年AB兩卷、2015年B卷、2016年A卷、2017年A卷、2019年A卷均出現兩道應用文寫作題。這種題在各類文種的選擇上,偏重於事務文書,而少有公務文書。在原來寫報告、講話稿的基礎上,出現了宣傳綱要、講解稿、編者按、宣傳稿、簡介、宣傳手冊、講座提綱、調查問卷、短評、倡議書、備詢要點等多個文種。新文種不斷出現的多元化的特點,是考生面對應用文寫作題的一大難點。近年來“講話要點”“彙報提綱”“調查報告提綱”等成為“搶鏡”的考點。勿庸置疑,應用文寫作題中各類“提綱”“要點”的寫作,實則是在考核各類文種的基礎上,考查考生概括歸納能力與文字綜合能力,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
5.其他題型偶露頭角。除上面題型以外,還有一些題型也間而出現,如概念解釋題、選擇判斷題、改錯題、填空題等。這些題型的出現,表面上看來是完成試卷的整體結構,但實則也是考查考生應變能力的一種有效舉措。正是因為這些題看似簡單,所以很多考生對其非常漠視、不以為然,以致感到陌生難答,造成失分多多。因此,做為考生,應試前要對各類題型進行復習和演練,方能穩操勝券。
6.自擬題作文成常態。議論文寫作是申論試卷中的“最大”的題,而且賦分值最高。這本來就令很多考生感到棘手,可是,近年來試卷一改以前命題作文的慣例,出現了“資料畫線”的自擬題作文,更增加了申論議論文的寫作難度。這種作文是從一段“給定資料”畫線部分具有很強理論色彩的論述中引出話題,讓考生上升到哲學高度進行思考,然後進行寫作。這種作文的命題形式自2011年國考B卷首開先河後,就不斷出現,而且大有穩定不變的趨勢。
2012年國考B卷再次出現,令考生有些不解的是,2014年國考A卷和B卷的作文題全是這種型別。無獨有偶,2015年國考的A卷、B卷作文題還是這種型別。除有兩年一兩個命題作文外,直至2019年A卷、B卷作文題依然是這種型別。這就告訴我們,“資料畫線”自擬題作文已經成為申論作文的一種“新常態”。考生必須認真對待,以適應這種作文寫作形式的要求。
(本文載於2019年第5期《應用寫作》)
3.對於不遵守此宣告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權等。
個別輔導可贈送肖老師主編的最新教材《申論應試教程》。
定期釋出申論概括題、對策題、綜合分析題、應用文寫作題各題型案例解析,公務員考試(國考,省考)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