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家長群退還是不退,管還是不管?如何用好家長群?我覺得要把握三個度,即溫度、氣度、制度。

一是要把握家長微信群的溫度。有的家長群是像以前剃頭匠的挑子一樣,一頭熱一頭冷。有時老師問個問題之後鮮有家長理睬;有時是很多家長提了問題之後,又沒有老師迴應,出現了冷熱不均的現象,這樣的群沒有溫度。有的家長群,老師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就批評家長、點學生的名;有的家長在群內指責老師沒把自己的子女管教好,承擔了本應該由老師承擔的工作,大家惡語相向,群內變成“階級鬥爭”的戰場,這樣的群沒有溫度。有的家長群,有時家長向老師請假,說學生生病了,不能按時到校上課,老師也僅是說聲知道了,卻沒有想到再多問候學生一句、祝福一聲;有的家長群裡,老師說最近生病了,不能按時到校上課,也鮮有家長問候一聲、祝福一句,這樣的群沒有溫度。還有的群,老師在釋出資訊的時候語音輸入一分鐘、兩分鐘,家長回覆的時候也語音輸入,絲毫沒有考慮到對方和其他人的感受,這樣的群沒有溫度。有的群老師在群裡發的全是學生表現差、失敗時的圖片、影片等等資料,再輔以指責的話語,而家長一說話就充滿火藥味,指責老師轉嫁職責等等,這樣的群沒有溫度……

二是老師和家長都要有氣度。家長和老師都要互相理解,有時老師因為上課或者是開會、做其他事去了沒有及時回覆,看到家長資訊後及時回覆一下,並解釋一下原因。家長有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從天亮到天黑都捧著手機,盯著微信,沒有及時回覆的時候也向老師做一定的解釋未嘗不可——成年人的世界都在為生計奔波,沒有誰容易。老師有老師的難處,家長有家長的苦衷,老師和家長都要互相理解,及時消除隔閡,溝通解釋。一天一位老師很委屈的和我說,他自己每天天不亮就去了學校,那個時候孩子還在睡覺。從學校回來的時候,孩子早就睡了,一個星期還沒和孩子說上幾句話就過去了。週末的時候帶孩子出去玩,沒有及時的回覆家長的問題,家長在群裡便大發雷霆,認為老師不尊重自己,說了一大堆難聽的話。他的群裡做了解釋,但家長依然不依不饒,還揚言要去投訴……還有一個家長和我說,他的工作就是維修通訊裝置,一天他正在高空作業,手機突然響了,他沒有敢接電話,等下來之後,一看已經是半小時過去了,再一看,原來是老師打的電話,一連打了好幾個,還發簡訊給他,讓他看微信群。他說老師沒有想到,那個時候他正在寒風中為生計奔波……

三是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家長群在建立時,最好由老師和家長溝通協商後製定相應的制度,明確專人進行管理,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比如,建立資訊釋出及回覆制度,老師和家長在某個相對固定的時段釋出資訊、回覆資訊。建立審查制度,由群主對家長髮出的資訊進行稽核,分別明確家長和老師的責任與義務,家庭和學校的責任與義務;明確老師可以發哪些資訊,哪些資訊不能發?明確家長哪些內容可以發,哪些內容不能發?經稽核之後方可在群內釋出,避免資訊釋出的隨意性和點贊、砍價、打廣告、阿諛奉承之類的話在群內釋出;避免節假日發紅包給老師之類的行為出現。建立懲戒制度,對釋出錯誤資訊的行為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懲戒,不管是老師或者家長,一旦違反約定,均要接受一定的懲戒、彼此約束。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英語作文最最最最最最拿分的100個地道表達,高分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