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曾經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最富感召力的口號。儘管“人民”一詞,在我們的語境中,不像在西方語言中與“政府”相對的一個概念,而是與“敵人”相對的 個概念因此,“人民“一間便有了政治的意味和階級的屬性,另外“人民”也是個集合概念.單個具體的人無法自我定義為“人民”:得不到應有的服務就很可能是這樣的邏輯使然:你怎麼可以代表人民”或者“我怎麼可以知道你就是人民”(音下之意便是“你為什麼就一定是人民,而不可能是敵人”)。

我們不難注意到,先前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已去掉了“人民”二字。私下裡揣摩原因很可能就是:銀行作為一種公共機構 ,我們總不能只允許“人民”來存錢或是貸款吧,況且,在真正推行民主與法制的國度,儘管還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刑事犯罪分子,需要依法懲治,但“階級異已分子”、“敵人”等概念卻需要被消解。這樣一來,“中國 人民建設銀行”的“人民”二字就沒有了實質性意義,乾脆去掉。這大概也可以視為新時期務實精神的一種生動寫照。

在市場經濟時代,在力行民主與法制的時代,要使“為人民服務”這句口號有實質性的意義就得消解“人民”的政治內涵,使它成為“公民”、“民眾” “公眾”“國民”“大眾”的同義詞或代名詞,使它成為可以指稱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的日常話語:對於售貨員來說,人民”便是顧客:對於導遊來說,“人民”“便是遊客:對於法官來說,”人民"便是原告和被告:對於教師來說.”人民”便是學生和家長。

先前,教育一直充當著“牧使”“教化”的角色,“人民”成為需要教育的“群眾”甚或是““群盲"。那麼,誰有資格了充當“教育者”呢?答案自然是不言自明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師”的謂之師",故(學記)有云:“能為師然後師"之含義便是"凡能率眾能牧民者,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反過來,則是能為長.能為君者,便是理所當然之師:而且最大的師.最高的師,便是君、便是領抽(怕正是因為這一邏輯, 毛澤東被尊稱為偉大的導師")。由於這種文化邏輯,教育只不過是師之惠澤師之恩蔭,學生只有對教師膜拜、景仰的份,根本不可能智望教師為其服務。教育主管部門、教育行政官員、學校校長教師可以高高在上,以至於學生成為學校和教師要挾家長的人質的現象也絕非個別。

今天,人們提出了一個很有意味的概念,名日:“教育消費。”顯然,消費者便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眾。在筆者看來.教育成為第三產業的一員,這並非教育尊嚴的失落,而不過是使培養、造就能夠“建國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為“使每個人成為他自己”的教育。儘管普及教育已有時日,但教育一直是推行某種主流意識形態的工具,仍然是“學在官府”的延續。就此說來,與“教育就是服務”相輔相成的“教育產業化”、“教育消費”,不過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罷了。

牢固確立“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就是要使我們的教育在制度、目標措施與方法層面真正做到“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做到“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能夠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向他們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賦、潛能,不同氣質、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以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找到他們應處的位置,最充分地實現他們作為大寫的“人”的價值。

將“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便是儘可能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機會,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到被人關注、被人愛護的溫要與幸福,更多地體驗到自由探索與成功的快樂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與和照,感受到仁慈寬容與敬業的力量。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服務精神的教育我深信,教育就是服務“落到實處之日,便是教育的春天真正到來之時。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美研「資訊與網路安全」專業16-20Fall170+申請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