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敏
3月7日,辰山植物園為了配合正在進行的《蘭從‘海’上來——2021上海國際博物科學繪畫展》,先後舉辦了兩場自然筆記體驗活動,來自30個家庭的60餘人參與了活動。
上海自然筆記活動推廣人陳麗女士受邀成為本次活動的指導教師,她本人也有多幅作品參展。在她的帶領下,孩子們首先觀摩了博物科學繪畫展,並在陳麗老師的導覽下,瞭解了科學畫、博物畫和自然筆記三者的異同。然後在溫室的食蟲植物展區,陳麗老師介紹了食蟲植物的特點和繪畫技巧,孩子們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食蟲植物,開始自然筆記活動。在整個筆記創作過程中,陳麗老師不時地觀察孩子們的進展,和他們充分交流植物特徵,指導孩子提升繪畫技能,一幅幅活靈活現的自然筆記作品透過孩子們的筆觸躍然紙上。
自然筆記課程結束以後,孩子們對常見的捕蟲植物茅膏菜、捕蟲堇、瓶子草和豬籠草的特徵和功能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有部分家長表示,孩子平時對繪畫有畏難情緒,在今天的自然筆記訓練課程中,增強了對繪畫的興趣。
自然筆記作為一種結合了藝術教育和自然觀察的活動形式,近年來在全國得到了大力推廣和發展,各地舉行了不同型別的自然筆記創作活動和比賽。有研究表明,自然筆記活動有利於促進兒童對細節的觀察,培養兒童的耐心,也增強了兒童對自然的認知能力,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自然教育形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