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有備而來。

01

起因是陳杲攻破了一道世界級難題,研究成果登上了世界四大頂尖數學期刊,被美國科學院院士引用。

與此同時,陳杲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薪酬同教授水平。

看完陳杲的履歷以後,我更是驚歎不已。

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赴美攻讀博士,25歲就成為了博士生導師。

在外留學期間,陳杲的辦公室隔壁,就是愛因斯坦曾辦公的地方。

陳杲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爸爸引導我自學,讓我免於作業的困擾和標準答案的束縛,給我很大的幫助。”

看了陳杲父親的教育方式以後,我突然明白了陳杲的優秀。

陳杲的父親陳錢林是一所學校的校長,也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

陳父對陳杲的教育方式,可謂是別具一格。

當別的家長還在為孩子,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頭疼時,陳父卻開始為陳杲減少家庭作業。

陳父跑去找老師商量,只要家長簽字,陳杲就可以少做家庭作業,多出來的時間用於自學,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計劃,學習感興趣的科目。

以至於陳杲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自學習慣,根本不需要人監督。

當別的家長都在盯著孩子的試卷,唯成績論時,陳父卻告訴陳杲,對他的學習沒有任何要求,只需要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

所以陳杲打小就對數學興趣濃厚,心無旁騖的鑽研到了頂尖水準。

當別的家長還在覺得閱讀課外書籍,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習時,陳父卻給陳杲買了大量的名人傳記,希望透過這些名人事蹟能夠樹立起孩子的人生志向。

面對孩子的人生規劃,陳父也從不橫加干涉,完全尊重孩子的意願。

陳父在教育領域,已經算是成功人士,但他從未停止過學習。

他始終在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前沿的心理學知識,就是為了以身作則,為陳杲樹立榜樣,讓他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有人問,爸爸的家庭教育,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陳杲不假思索地說:

“第一是志向,他每天都有追求;

第二是自學,這使他的學習效率比較高;

第三是家長和他平等對話,這讓他很自信。”

看完陳父的教育方式,我才深刻理解了那句話: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媽。

拼的不是金錢,而是父母的教育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02

講完陳杲的故事,我想起去年走紅網路的清華大學天才陳逸賢。

去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答辯中,因長相酷似劉昊然和周杰倫結合體,陳逸賢迅速出圈。

陳逸賢不僅外表俊朗,還是妥妥的超級學霸。

看完他的簡歷以後,你會讚歎不已。

被稱為“中國謝爾頓”,被評價為“十餘年來在清北指導的最優秀的學生”;

在天體物理這一研究方向上,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3篇論文;

出征國際公眾演講比賽,赴倫敦與50多個國家的冠軍同臺演講,收穫了全球六強榮譽;

獲得過清華大學多項獎學金……

不僅學習能力超強,在各種文體活動上,也總能見到他的身影。

他還是學校藝術團合唱隊隊員,策劃製作過兩屆學生節班劇,還跟隨集體參加過10餘場校級演出。

像陳逸賢這樣的優秀的孩子,身後到底站著怎樣的父母?

講一個小細節,或許你就會豁然開朗。

陳逸賢上中學時,班裡有家長前來諮詢班主任,孩子喜歡玩手機怎麼辦?

班主任請來了陳逸賢的父親,讓陳爸談談自己的看法。

然後在場的所有人就看到,陳爸從口袋裡掏出了一部老人機。

陳爸說:“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必須做到,否則是不公平的,也有失公允。”

父子倆使用的都是老人機,沒有辦法打遊戲,更沒有辦法刷劇、刷短影片。

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不自律的家長不可能教育出自律的孩子。

為了培養陳逸賢的底線意識,父母規定做完作業,可以看一個小時的電視。

但如果超時了,就要接受一個星期不能看電視的懲罰。

其餘時間,父母也不會開啟電視,而是會選擇看書,陳逸賢不好意思幹別的事,自然也跟著看書。

為了對陳逸賢進行語言啟蒙,父母就放中英文動畫短片給他看,然後全家人分配角色,交流對話。

可以說,從小到大,父母從未缺席過陳逸賢的成長。

陳逸賢的父母一方面言傳身教,另一方面也充分信任孩子。

陳逸賢的課外興趣班就完全是根據他自己的興趣愛好所選,高中畢業填報志願時,父母也沒有任何的干涉。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沒有平白無故的幸運。

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有備而來的努力。

就像那句話說的: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03

看了開頭我們說的陳杲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覺得,那些創造奇蹟的孩子,大都來自精英家庭,父母都是高學歷,孩子起點很高。

而普通家庭的父母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但是,我想講一個很早之前看過的泰國短片《豆芽》。

小女孩Ju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有天,她隨著媽媽到菜市場買菜。

Ju注意到菜市場有個賣豆芽的攤位,也是唯一賣豆芽的,生意火爆。

Ju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想了想,堅定地回答說:“嗯,我們試試。”

於是,Ju和媽媽開始了第一次嘗試,把豆芽種植在了陽臺上。

很遺憾,第一次嘗試失敗了,冒出土壤的豆芽很快就枯死了。

Ju看著枯死的豆芽苗很傷心,可媽媽卻說:“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這次,她們找到了一本關於種豆芽的書籍,媽媽雖然四年級就離開了學校,很多字都不認識,但她很擅長解決問題。

在改進了豆芽種植方法以後,很遺憾,第二次嘗試依然失敗了。

她們總結教訓,發現問題出在了沒有按時澆水。

她們想到了一個辦法,收集了許多廢棄的塑膠瓶,然後將水瓶串在木杆上,並戳上孔,掛在豆芽上面,給豆芽澆水。

面對第三次嘗試,女兒問媽媽:“它會成功嗎?”

媽媽再次露出自信的面容:“我們試試。”

這一次,她們成功了,看到豆芽長出的樣子,Ju樂開了花。

她們將豆芽搬到市場去賣,生意越來越紅火。

短片裡的小女孩Ju在現實中是有原型的,她叫Netnapa Saelee。

她獲得了一份全額獎學金,現在正在瑞典做研究。

多年後,Netnapa Saelee回憶說:

“媽媽說的‘我們來試試’就像神奇的肥料,養育著我的好奇心,幫我的‘知識之樹’枝繁葉茂。”

短片裡的這位媽媽,她沒有能力給孩子提供優越的條件。

但她懂得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教會了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如何找到自信心,跌倒了,如何優雅地爬起來。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善待孩子的好奇心,支援孩子的特長,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失敗的勇氣。

而這些,並不需要多少財富,只需要父母耐心,再多一點耐心。

看過一段話,我很喜歡:

生活裡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用心良苦。

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最後都會透過孩子的人生反射出來。

父母為孩子做出的努力,最後都會變成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

04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優秀的父母;

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也有不合格的父母。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當父母懂自己的孩子,懂家庭教育的方式,成為孩子的榜樣,那麼Ta的人生必然會去向更廣闊的世界。

點個贊吧,願我們做最好的父母,引領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7
最新評論
  • 1 #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有備而來。
  • 2 #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3 #
    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有備而來的努力。有個好爸爸好媽媽們是真的很重要!他們為仔女把起跑線劃前了許多!也許普通人的終奌只是他們的起跑奌
  • 4 #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優秀的父母
  • 5 #
    一般的父母有條件跟學校老師說不讓孩子寫作業嗎?
  • 6 #
    天才是99%的付出加1%的才能,付出很重要。天才需要大量的積累。
  • 7 #
    還是自身的智商超高加上後天有幸家庭環境優秀和自身努力,得以考上中科大和國外留學。人才,國家一定要呵護好,一定不要用論資排輩的職稱評審羈絆住了這樣的國寶級人才。
  • 8 #
    天才孩子的方法不適合普通孩子。
  • 9 #
    那是天才的教育方式,你家小孩合適嗎?
  • 10 #
    生活裡不存在從天而降的幸運,也沒有突如其來的驚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萬般辛苦後的得償所願,用心良苦。
  • 11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以身作則,待人如己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2021中考作文備考: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