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參加培訓是教師的一種福利,它體現了政府對教師的關懷,社會對教師行業的重視,學校領導對提升教師素質的希冀,更是教師本人專業發展的基本價值訴求之一。然而同樣的培訓卻會給不同的培訓者截然不同的感受,有人感覺津津有味、唇齒留香,有人卻味同嚼蠟,坐立難安。原因林林種種,但筆者認為,收穫與否並不在於授課者的知識、水平和技巧,關鍵還在參訓者的態度與方法。

一、記錄觸發點

聽課記學習筆記是多數老師的學習習慣。然而如果把精力全部用在抄寫講授內容上則勢必會影響聽課者自身的思考。成人培訓筆記不應是機械的照抄或照搬,應當學會快速做筆記的方法,可以是順序地紀錄提綱要點,也可以是畫出內容之間的關聯,更要像做讀書筆記一樣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以記錄觸動點、思考點和引申點,作為聽課後繼續學習批註或反思寫作的觸發點。

二、吸納資訊點

敢於站上培訓講臺的教師多是一些相對權威人士,他們研究關注的方向往往是學科領域前沿或者說他們先於培訓者吸納了大量教育研究的前沿成果,甚至還有許多極具指導意義和可操作的方法。作為聽課者就是要敏銳地捕捉這樣一些聽不懂、不感冒、不起眼的資訊點,作為自己課下深入研究探索的知識點。透過培訓來吸納儲備大容量的新資訊、新知識、新技術,才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來迎合時代發展的新思維,關注身邊的新變化,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如“教育生命化”資訊的獲取,對於幫助教師從生命成長的角度看待學生,轉變觀念,更新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拓展經驗點

參加培訓活動不能只處於單向接受理論灌輸的被動狀態,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活動的過程當中來。如果能將培訓定位於一種雙向互動的交流過程、一個彼此溝通協作的平臺,一種群體溝通、資訊共享的機會,則更利於收穫與分享培訓的成果。因為教師本身就是帶著相當的經驗而來的,如果能主動地融入集體的交流與思考,就一定會生髮自身思維,使學習活動不斷持續深入的發生並發展下去。如筆者在參加培訓後將教師介紹的經驗進行拓展,創作了《培訓要精彩不妨“藉口”說》一文,投稿不足一月便被《師資建設》雜誌刊發。

四、梳理共同點

要想使聽課獲得真正的收穫,聽課者還要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提煉、實踐和總結。班主任管理領域有三個典型人物:魏書生老師的講座語言風趣,每聽一次都是一種享受,他的民主管理思想和治班方法更是出神入化,達到了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李鎮西老師同樣秉持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他的重視集體力量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隱意圖教育”方法更具操作性。兩位名家均堅持的“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的民主思想實質在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萬瑋老師提出的教師教學的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教知識,第二境界教方法,第三境界教狀態)同樣是號召重視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調動學生向上、向善的內驅力。

殊途同歸,還是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的:“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透過提煉總結,我們不難發現:讓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希望、願景和價值,獲得歸屬感和成就感,就必然成為教育工作的著力點。

五、觸發思考點

一位老師在培訓中操著濃重的方音,加之語速過快,多數學員直著雙耳卻很難聽得清這位先生在講些什麼。但筆者在同樣煩躁不安的聽課狀態中偶然聽到“無溝通對話”一詞,當時不怎麼理解便做了標記,課後透過查閱相關資料得知所謂的“無溝通對話”是指對話雙方都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滔滔不絕地講話,雙方誰也不去認真傾聽對方的內心想法,不能很好地想理解對方的意思,對話達不到溝通的目的,只能算是典型的“無溝通”對話。

於是我便開始留意師生間的一些對話交流,果然這樣性質的對話在師生間普遍存在。師生間為什麼會出現“無溝通對話”?怎樣才能做到有效溝通?溝通交流有哪些技巧與方法?……等等一些問題便成為觸發我進一步觀察思考的內容。結合工作實際並透過查閱相關資料以上一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明朗,論文《師生有效溝通的策略》一文由此生髮,不久便被北大核心期刊《教學與管理》小學版登載,這不能不算是一個大收穫。

六、找出反思點

在聽中求思,在思中求變,在變中進步,是教師參加培訓學習的根本目的。培訓中教師列舉的一些案例或闡述的一些具體方法,多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的故事或極具操作性的經驗之談。聽課者就要善於根據教師所講,設身處地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我能怎樣做,同樣的做法我為什麼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如何做得更好”。

多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強化手段是加法,即學生有好的表現就有紅花獎勵,表現不好幾乎一年都是空白,這種傳統做法極易讓差生產生破罐破摔的消極心理。一位基層班主任對這一做法進行了改進,實施“加減並用”雙重強化的管理措施,即學期初每人均能獲得十朵紅花獎勵,表現好的要增加,如果不好還要摘除。這種做法著眼於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給每一個學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進步機會,整個過程充滿期待、激勵與鼓舞。聽了她的經驗同時受“QQ”寵物飼養中強化措施的啟發,筆者認真反思並改進自己的班級管理行為。《我的“Q寵”治班術》也作為經驗被人民日報《平安校園·教師版》介紹並推廣。

七、探究疑難點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熱鬧注重的多是形式,看門道就要看其指導價值和實踐意義。一位女教授在有關教師職業道德的講座中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標準的普通話再加上女性過人的語言天賦,讓在座的聽課人員再次受到“教育需要愛”這一永恆話題的強烈衝擊。許多有些職務的學員還紛紛索取教授的聯絡方式準備與教師們再次分享這一饕餮盛宴。而筆者對這一講座卻不怎麼認同。筆者認為,教育本身就是愛的藝術,“教育愛”也是人類賦予教師的職業本能,可以說這也是教師們心照不宣的基本理念。

《中國教育報》曾刊過這樣一則材料,說是某一調查組“從5所學校隨機抽取100名教師,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被試者回答‘是’;然後向這100名教師所教學生進行調查:‘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嗎?’回答‘體會到’的僅佔12%。”

還有一位班主任,他認為自己為一個學生傾注了太多的“教育愛”,他對學生說:你同樣的錯誤犯了一次又一次,老師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為什麼改不掉?你說,老師究竟要怎麼做,你才能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學生回答:只要你不做我們班的班主任!

以上故事告訴我們,教師的“教育愛”為什麼不被社會、家長和學生認同,這才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教授的講座卻沒有做出回答。這也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瓶頸所在。課後筆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探究,論文《功利主義與教育之愛》剖析了“教育愛”不被學生理解的根源所在,被陝西教育報刊社《教師報》刊發;《突破阻礙教師專業成長的瓶頸》指出了擺在這一問題面前的障礙和鴻溝,經《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雜誌刊登後被多個教育論壇、教育網站、教師部落格轉載和引用。“只有深刻認識‘教育愛’的時代特徵才能實施有效的‘教育愛’”的觀點也得到了多數讀者的認同。

當然,高效地聽講座,力求學有所獲的方法還遠不止這些。“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教師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無論誰的講座都是提升個人理念,豐富個人智慧,完善個人情感的好時機。

培訓是軟福利,珍惜機會,充實自己,學會享受,才真正值得享受。

1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博士生畢業難?《詩詞大會》才女六年沒畢業,將遭“勸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