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學習的爸爸媽媽,今天咱們講一講,為什麼我們非常著急,可是孩子卻一點都不急?
今天我們看到,家長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但有很多孩子卻並不著急。有位母親就帶孩子的問題,感慨地說,如果現在能再參加高考,她的成績會比自己參加高考的時候好。由此可見,母親在整個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又一次學習了知識,但是背後看著她的女兒一臉蠻橫、無所謂的態度,就知道這個孩子根本不把學習當一回事。
今天我們發現父母出現這種情況的家庭的比例越來越高。父母非常的辛苦,非常的操心但是孩子根本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每天都有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因為起床,因為吃早飯,因為讀書,因為寫作業。甚至是一對夫妻。他們兩個加起來拿了四個碩士學位,但是卻培養一個根本沒有動力的孩子,最後爸爸只能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很多父母的感慨就是自己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和犧牲,而孩子卻絲毫的不領情。自己一步不落地去。看著孩子學習,孩子卻依然在消極怠工。那麼,我們不得不反思,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原本是孩子的事情最後卻變成了父母的事情?
首先,我們知道,在談判學中---在人員之間的博弈中,我們明白一句話“誰急誰輸就輸了誰輸了,就是誰的事”。所以當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父母非常著急,其實父母一定是輸家,父母就會受制於孩子。如果你特別緊張,你也是輸了。所以,即使你很急。你也要非常淡定,這樣才能讓你的孩子擔心,而不是你擔心。
以前,有個母親。她一天三次才能叫醒孩子,孩子自豪地和同學們分享“我媽媽三次才能叫醒我”,第一次呢就跟我講孩子。起床了,這時候你可以不用動,因為還有第二次,第二次就是說在不是學校就遲到了,快起來,這時候你也可以不用動,因為還有第三次。第三次的時候。再不起來我揍你了,這時候就要起床了,因為我媽媽真的會揍我了。這裡面,只看到一位情緒非常激動的媽媽,孩子根本沒當回事,媽媽和孩子之間每天都會因為起床而重複地發生矛盾,問題仍然是無法按時讓孩子起床。
這位媽媽請教了教育方面的人士後,這位母親與孩子們進行了認真的談判,並說:“孩子們,從現在起,起床學習是你自己的事。”起初,孩子們還是習慣性地起不來。一天早晨,孩子一起來發現遲到了。母親也知道孩子們今天睡過頭了一定要遲到,所以母親提前給公司打了電話請好假,然後在家等。孩子醒來發現他遲到了。他很著急,“快,上學遲到了”。媽媽漫不經心地說:“哎呀,你看我還沒吃早飯呢。”孩子催促他說:“快去上學。”母親仍然悠閒地慢慢地喝著粥。吃完饅頭,孩子一直催得幾乎發瘋的狀態,媽媽很高興,“我們家的孩子終於很著急了,自己不必那麼著急了”。所以孩子從被動變為主動。由此可以看出,誰生氣誰激動誰就會是輸家,所以,父母請控制好你的情緒。
所以父母的智慧就是把學習變成孩子的事。就是父母在開啟孩子學習動力的第一步,要把學習從父母的事變成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