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詞義理解:包容,常指接受、容納、不排斥;而啟迪,也就是啟發。古往今來,教師一直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使命,師生關係更是人際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是啟迪啟發還是生硬灌輸,是包容接納還是呆板統一,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應該是截然不同的。而包容與啟迪往往會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因而將其歸入師德範圍內,成為教師不斷修行的較高階目標。
談及師德中的包容與啟迪,很自然地會聯想到“萬世師表”——孔子。作為中國第一大教育家,《論語》裡留下了不少孔子教學交流的情景語錄,展現出恰到其分的“包容”與“啟迪”:《論語·先進》中記載了孔子詢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人的志向,雖然孔子表明贊同曾皙的想法,但對其他三位弟子,也是持“各言其志也已矣”的包容態度,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再者,在那個風起雲湧、群雄兼併的時代,各諸侯國無不勵精圖治,君臣都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問政”成為當時的一大熱點話題。然而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於政治的看法不會拘泥於理論而一成不變。《論語》中有多處記載:“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面對每一次問政,孔子的回答總是那般言簡意賅,不髮長篇大論,不顯擺自己為人師表的見識積累。所出的建言也因人而異,立足對話者的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分析,帶有極強的啟迪性,引人深思。由此可見,孔子門下弟子三千,言語、政治、經商等各行各業人才輩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孔子教導交流中的包容與啟迪。
再談談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他“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辦學方針下,北大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師和文化人:既包括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等一批新文化運動干將,又包括一些學術上有造詣但政治上保守的學者,如: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蔡元培認為應該廣攬人才,容納各種學術思想,尊重講學和學術討論的自由,“此大學之所以為大也”。在蔡元培的領導下,北大較長一段時間成為思想文化的重地,培養出許許多多國家棟梁。
綜上所述,包容與啟迪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包容不意味著放縱。教學過程中,不乏出現自由放任型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應有的管束,對已經出現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帶有事不關己、清閒避事的傾向。這般過度的“包容”實則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教師應該擁有底線意識,明晰什麼需要包容、什麼需要糾正。學生合理的個性、學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對問題的不同看法等方面可以包容,但涉及紀律、規定、價值觀的不良傾向等方面則需要及時的糾正與引導。而啟迪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可以潛移默化地融入教學、包容與糾正過程中,潤澤啟發學生的心智,解答心中所惑,開拓視野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