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功那麼肯定脫離不了堅持和努力,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敗也會經常出現,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的堅持不懈和總結分析就特別重要。

在失敗面前不低頭認輸的精神值得我們宣揚,因為在失敗的同時,我們眼前往往就會出現一個分叉路口,當你灰心喪氣的選擇放棄,那就只能是半途而廢得不到成功的碩果;但如果你及時走出失敗的沮喪,從失敗中總結原因重振旗鼓再接再厲,那麼你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的增加。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說明了一個人辦事態度的重要性,如果對於你嘗試的一件事,你是積極樂觀且又堅持不懈的,那麼你就能在選擇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收穫到新的技能和你所想要得到的榮譽。相反,如果你只是抱著一個試試的心態,三天打魚兩天篩網,根本就沒有用心的去完成這件事,碰到一點阻礙就想著要放棄了,那麼你只會是一事無成。

觀察身邊的一些案例,不難發現,"三分鐘熱度"已經成為中國孩子的通病!

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1.責任意識薄弱

都說家長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啟蒙導師,當孩子開始有意識的去做一些動作的時候,我們家長就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態度。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出現了搭建一個積木玩具都沒有耐心,不認真及時的完成作業,辦事拖拉的情況,家長還不對其進行一個鼓勵和引導,而是放任孩子這種行為習慣,那麼孩子就極容易養成無責任感意識,這回導致孩子在經後的成長學習中無法專注的完成所選或者是被分派的任務。

2.選擇不夠堅定

家長有的時候過多的干涉孩子的選擇,沒有讓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行動,這種干涉會讓孩子的選擇出現飄忽不定的現象,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想選擇自己喜歡的,但又擔心家長反對或者是家長已經表明態度不允許,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優柔寡斷的性格。

另一方面,我們雖然鼓勵孩子多才多藝、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家長也是覺得"技多不壓身"所以讓孩子學習很多特長興趣,其實這是一個不太正確的做法,因為沒有讓孩子很堅定的選擇一個特長去發展,容易造成孩子沒有突出點,也會使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辦事態度。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就是這種情況,她的母親向我反映,說她努力賺錢就是向讓孩子多學習一些特長技能,以後的發展能更多一些門路,可是孩子就是不爭氣,很多東西都是開頭興致勃勃的,後來熱情一過就開始消極懈怠,每天上課時候無精打采的,像是鋼琴課和吉他課這種興趣特長班,一節課的費用就是成百上千的,他怎麼就不知道家長的良苦用心,就不好好學呢?

諸如以上的情況其實在很多小孩子身上都有出現,不單是指興趣特長上面,對於一些事物的喜歡也是如此。

那麼面對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我們要怎麼去解決呢?在這裡大家不妨借鑑西方的"圈子教育"

什麼是"圈子教育"?

我們經常會說到很多各種各樣的圈子,比如"娛樂圈","古玩圈","文學圈"…

顯而易見,其實圈子就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團體,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特長或者是有著共同話題語言關係較為親密的人所自發組成的團體。

而圈子教育,就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去尋找和加入相對性的"圈子",又因為圈子裡都是有著相同興趣的人,所以共同語言就比較多,能互相交流各自的經驗見解,這就大大增加了對該失誤和特長的興趣,能更加挖掘出其中的有趣之處。

"圈子教育"的可行性

1.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熱情度

因為圈子裡都是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人,所以孩子可以尋找到更多來自該興趣愛好的有趣之處,這就可以緩解孩子"三分鐘熱度"的情況,讓孩子重新找到學習的"熱情",也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孩子在這一方面的造詣,獲得更大的成就。

2.增加孩子的知識面

俗話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很多時候我們的知識汲取也是從他人的分享中得到的,每個人都有不同方面的優點,孩子和一些有著共同語言的人交往,可以再溝通交流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見解。

3.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融入到一個圈子裡,和志同道合的人去交往,不單單能增加孩子的知識技能水平,同時也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能讓孩子的性格更加的開朗積極,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發展,尤其是進入社會後,一個社交能力強的人獲得機會和成功的機率都是偏高的。

所以,"圈子教育"對於緩解孩子出現"三分熱度"這一情況還是較為有效的,家長們可以試著採用這個方式,注意以下幾點建議。

幫助孩子緩解"三分熱度"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培養孩子的責任精神

從小就要訓練和培養孩子的責任精神,即使孩子只是玩一個拼圖或者積木型別的益智類遊戲,也要鼓勵孩子有始有終,如果決定開始做什麼事情就要有一個必須完成的勇氣和決心,不要遇見困難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廢只會一事無成。

不論孩子是幼兒階段還是已經步入學校開始求學,責任精神的培養都是要堅持的,這是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家長的出發點大致上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的未來可以發展的更好,但有的時候家長也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比如看到電視上彈鋼琴的人很優雅,就想讓孩子學習鋼琴,但是孩子並不喜歡,一開始願意去學習也可能只是好奇。又或者是孩子喜歡打架子鼓,有的家長覺得那種樂器太過於新潮,就不允許孩子去學習,這會讓孩子出現不被尊重感,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情緒出現,親子間關係也會出現裂縫。

所以,有的時候家長也要轉變以下觀念和態度,畢竟人生是孩子自己的,未來的還是他們自己去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的想要做的,遠遠比逼迫他們去做更好。

3.多交流,多鼓勵

交流溝通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家長平時可以抽出時間對和孩子聊聊天,氛圍應該是輕鬆且溫馨的,家長主要是作為一個傾聽者,不要對孩子的表述進行過多的評論,讓孩子吐露出最真實的心聲,如果有提及到對家長某些做法分不贊同,家長也要進行反思。

挫折困難總是有的,即使是面對自己選擇的某個興趣,當失敗的時候總是會沮喪,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援,讓孩子放鬆身心不要太過於否定自己,讓消極的情緒得到釋放,然後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總結經驗教訓,再努力的去奮鬥和嘗試。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避免不了出現一些小差錯,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候不僅是一個老師,更是一個學習者。讓孩子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未來是我們共同所希望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加油。

60

玩具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別再用傳統式教育荼毒孩子|掌握這門訣竅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