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有含金量的話題總是不時地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一方面是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疑,一方面又是學歷歧視。

這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究竟考不考?

在很多人還猶豫與躊躇的時候,一部分職場人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們的目標也很明確——管理類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定要讀!

今天,小章君就來跟大家聊聊很多人都想鬧明白的一個問題,讀MBA有用嗎?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vs MBA非全日制專案

首先,我們來聊聊大家最關心的市場接受度問題。

MBA分為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案兩種在讀形式,從各商學院歷年在兩種專案上招收的學生比例來看,非全日制是遠超全日制名額的。

而且對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來說,想考全日制專案,不僅要符合本科畢業3年及以上、研究生及博士畢業2年及以上(清華、北大MBA專案不招收學歷為專科的考生)的條件,更有英文水平的要求(清華MBA全日制全程英文授課)

在全日制上這般苛刻是因為含金量更高?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MBA更強調實戰經驗,從其授課方式為案例教學就可見一斑。如果學習之後你無法將理論應用在實戰中,並沒有把在商學院學到的管理學的知識理論及案例經驗運用在工作中,你讀MBA還有什麼意義?但你一邊工作一邊利用MBA課程及時充電,帶給自己職業生涯的助力可不止加薪升職這麼簡單。

MBA的培養目標可是將管理層們培養成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的含金量可比普通的中層管理要高得多。

此外,大眾所說的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視一般指的都是應屆畢業生,沒什麼工作經驗,又沒什麼工作成果能拿得出手,難免被市場所挑剔。

而MBAer們大多都已經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且在職場有了一定的話語權,MBA對他們來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二、什麼樣的人適合讀MBA?

說完了市場認可度的問題,我們來聊聊,什麼樣的人適合考MBA。如果你有這些特質,可以認真地考慮一下是否要去報考MBA了哦!

第一,有理想的,MBA讀書的大多都是25歲以上了,成家立業也是大多數人的主旋律的事情了,但是還有學生願意在這個時候還能沉下心來學習,講真,這些人都還是有些想法的。

第二,還是有點錢的,現在MBA動輒15萬起,清華北大MBA的平均價格已經接近40w,MBA的費用真心還是非常貴的了,一年的兩年的收入都去交了MBA學費,還是手裡有點積蓄的學生。

第三,職業轉型的或者職業遇到瓶頸的,那麼MBA可能在技能上無法直接改變你的處境,但是可以從思維層次上面,從身邊大換血的圈子裡面去尋找答案。

三、名校MBA畢業生都去做什麼了?

清北復交在學員畢業流向上都做了詳細的統計,四張圖看得一清二楚!

清華MBA畢業生流向對比

可以看到,金融行業的就業比例大幅度增加,這是所有MBA院校的共同特徵。

製造業比例增加也較多,這應該和清華的理工科考生較多有關。

諮詢行業大幅度下降,這一點出乎很多同學的意料。不過這裡並未給出具體就業單位的情況,也許頂級諮詢公司的就業比例變化會有所不同。

”其他“應該指的是創業同學。

北大MBA畢業生流向對比

復旦MBA行業分佈統計

可以看出,復旦MBA的畢業生超過半數的人都轉行成功!只有6%的人還留在了自己原先的賽道。因此,有轉行想法的職場人,復旦MBA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交大MBA畢業流向對比圖

與其他院校不同的是,23%+的畢業生轉行去了IT網路通訊行業,而金融行業的學員在畢業後有部分學員離開了金融服務業。超過10%的人轉行去了諮詢/法律行業。

想必這與個人興趣與商學院的強勢科目也有一定關係。

從這四所院校的就業報告來看,MBA對工作一段時間的職場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轉型“跳板”。

如果想轉型至金融,那麼名校都可以有相應的“加成”

如果是想轉型至諮詢,那麼優先考慮綜合性院校。

而尋求轉型的主要生源,來自於通訊運營,化工,工業裝置等領域。

當然,轉型不能完全藉助學校的平臺,同樣也要靠自己的努力!

最後,給打算報考MBA的考生們加加油,學費是一年比一年貴,報考的人數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學歷帶來的紅利持續的下降。考研這件事,一定要趁早!

職場人們,努力吧!

5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2021美術校考“爆冷”,中央美術學院參考即可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