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家長沒有這麼細心,多數對孩子是“放養式”管理,孩子上學全憑自覺,有的甚至連孩子上幾年級,教室在哪都不知道,更別說座位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去給我送鑰匙,他愣是不知道我在初一幾班,也不知道教室在哪兒,還不認識老師,只好一個教室一個教室輪流看,最後終於幸運地找到我了。
好在那時候學生不多,班級不多,爸爸最後才能找到我,要是現在恐怕要大費周折了,不過現在的家長都有老師的電話號碼,會更便捷一些。
言歸正傳,如今的家長對孩子的培育是越來越精心,除了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還對孩子在學校的事情指手畫腳。
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回來對我說,他做到了最後一排,我一聽挺著急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怎麼就被老師排到了最後一排呢?
兒子說,座位是按排整體推移的,你這周坐最後一排,下週就推到了第一排,你這周在第一排,下週就是第二排。
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又給家長們解釋了一下,說以前固定位置有很多家長不滿,到學校提意見,現在就統一採用這種推移的方法,大家公平公正,沒有怨言。
這種方法好是好,免去了家長的心理負擔,可是也有它的弊端。比如有些視力不好的孩子坐到了後排,就會看不清黑板,一週一推的話,對孩子的影響還是不小的。
再比如,有些高個子學生坐到了第一排,勢必會遮擋後面學生的視線。
排座位確實是個難題,操作不當就會引起所有人的不滿。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是按成績排座位的。每次考完就會調整一次座位,按照成績由高到低依次自選座位,有很大的自主性。這是硬實力,誰也沒有道理去反駁。
於是就形成了“學霸區”、“學渣區”、“打醬油區”、“睡覺區”等等,因為老師更傾向於好學生坐在第二三排中間的位置,這樣上課提問、監督都比較方便,所以這個地方就成了“學霸區”,而最後一排山高皇帝遠,自然就成了“睡覺區”。
有調皮的網友把座位進行了以上劃分,快來對號入座,你曾經坐過哪個位置呢?
不瞞大家說,我上學期間,基本都坐在“學霸區”,因為那時候成績在班上沒有出過前三,個子又小。無論是老師指定位置,還是根據成績自選,我都坐在圖中的學霸區。這樣說恐怕有人要嫉妒了,快來看看你都坐過什麼位置呢?
下面我們來詳解一下各個位置學生的特點:
1、左右護衛
這是兩個最特殊的位置,有時設,有時不設,靈活機動。
坐在這個位置的學生,多半都是頭腦聰明,有進步空間,但學習習慣差,沒有自制力,老師讓他們坐在眼皮子底下,防止他們調皮搗蛋,便於隨時“瞪上兩眼”,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糾正學習習慣,提高成績。
左右護衛的位置,有的是老師挑選人選,有的是自覺找老師選定。
據我觀察,坐在這個位置的學生大多都能取得較大的進步。
2、學霸區
剛才說過了,主要位於第二三排中間的位置,一般來說,是班裡尖子生雲集的地方,但偶爾也會有例外。
3、學渣區
通常是最後一排,老師鞭長莫及,上課的時候再用書一擋,基本就獲得了自由。
4、睡覺區
位於最兩邊,尤其是後三排,老師講課時很難發現,藏在書後面睡大覺安全機率還是很高的。
看到這兒是不是已經坐不住了呢?其實以上只是傳統的看法,如今的座位靈活多樣,很多早已不是這種模式了。
即便是,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有個學霸就喜歡坐最後一排,老師想把他安排到前面他都不去,特立獨行,最終中考考了全區第六名。
還有學渣坐在前兩排正中間位置的,可能是小組分配座位,剛好輪到中間,可這種“學霸”座位對於“學渣”是毫無意義,成績仍然一塌糊塗。
課堂教學在不斷地改革,學生座位也由最初的傳統模式變成了新型的小組模式。一個小組相對而坐,就不存在什麼學霸區學渣區了。
結語:只要想學習,肯吃苦,坐在哪裡不重要,最後一排一樣出學霸,關鍵是個人努力,學習要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