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補習班在當下是一件非常熱門的事情,很多家長反應,每個學期,孩子在補習班學習的費用佔了家庭開銷的大頭;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上補習班。
說到補習班,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學校附近,總能看見大大小小的補習班,每到週末,學生都是一批接著一批,但是補習班的補習效果差距卻非常大。
有很多家長經常給學生更換補習班,但是學生的成績依然沒有變化,讓家長紛紛抱怨,錢都白花了。面對家長的質疑,培訓機構老師說出了補習“真相”,表示學生該不該補習,不是靠成績判斷的。
培訓機構老師:學生該不該補習,不是靠成績判斷的
根據補習班的班型
即使在同一個補習班裡,也會劃分為幾種型別的班型,分別適用於不同成績的學生。不同成績的學生有不同的補法,成績在挑選補習班時,的確不是主要因素。
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般補習的都是培優課程或者是重難點的班型,因為他們對於基礎知識已經基本掌握,在和大多數學生一起上課,就沒有什麼效果了。
成績差的學生是因為基礎知識沒達標,在補課的時候,是進行教材內容的二次講解和複習,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基礎能力,來實現提分的目標。
根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主要講的就是學生的自律能力以及主動學習能力;學生能力強的,即使不在補習班學習,他們也能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學習,並且學習效率高。
主觀能動性差的學生,就需要外界加以管理和監督,而補習班恰好能起到這個作用,讓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這樣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得到提高。
根據補習班的辦學質量
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市面上的補習機構明顯增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補習機構辦學質量都達標的。甚至很多補習機構只是以噱頭哄騙孩子和家長,達到自己盈利的目的。
這類補習班不管是從老師的教學水平、班型的劃分以及學生的管理都不達標,基本上補習後學生的成績完全沒有保障,究竟能不能提升成績完全是靠運氣,說不定學生什麼時候突然間開竅了,成績就上去了。
根據學生的個人意願
學習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不管老師還是家長都是在輔助他們進行學習。
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報補習班的時候,完全不顧及學生的想法,自己認為該怎樣就怎樣;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和厭學心理。相反,學生和補習老師之間的互動和聯絡,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補習質量。
因此在給學生挑選補習班時,一定要諮詢學生的個人意願,如果學生牴觸心理嚴重,即使讓他去補習也是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
最初補習班的存在,是為了讓一些學生能夠對學校裡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讓學生變得更優秀。但是現在補習班的性質早就與最初成立的時候不一樣了。在給學生挑選補習班時,家長也不能繼續按照固有的思想理論去挑選,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後,才能把補習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學生上補習班是為了讓成績變得更優秀,但是上補習班並不是唯一的道路,家長切記不要盲目跟風,否則除了讓你的錢包空了一點,能不能有效果完全是在賭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