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下午,趙趙送給我一個紙質飛鏢。他告訴我飛的時候,要用食指和中指夾住飛鏢,飛出去的時候,力度要適中,不能太猛,否則飛鏢會下墜。我反覆練習後,達到了百發百中的地步,我覺得可以和別人較量較量。
放學後,我召集楷楷和康康在小區的籃球場上舉行飛鏢大賽。比賽規則是,飛鏢的落地點用樹葉標記,誰飛得遠誰贏。
第一輪比賽時,康康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飛鏢的一角向前拋,楷楷則胡亂抓起飛鏢向前扔。毫無懸念,我是第一名。康康見了,走到我的面前,對我說:“凱哥,你能贏是因為你站的地方是塊寶地,我們換一下位置好吧?”我知道輸贏和位置沒有任何的關係,爽快地答應了。可是,康康在這個位置,依然沒我飛得遠。他又要求和我換回位置,這樣來回換了幾次,他都是輸。最後,他絕望地說:“難道只有瘦的人在這個位置才能贏嗎?”
隨著比賽的進行,籃球場上樹葉越來越多,分不清哪片是新的標記。康康提議:“我們就在各自的飛鏢落地點守著吧”。康康的飛鏢落地了,他走過去,撿起飛鏢後,用手撓了撓後腦勺,又看了看藍天。然後,心虛地面對著我們,腳一點一點地向後挪,至少後退了30多釐米。雖然他在作弊,但是我沒有揭穿他。當我把飛鏢飛出去時,康康抬起右腿,得意地說:“凱哥,你輸了!”他想攔截我的飛鏢!神奇的是,飛鏢從他右腿的下面穿了過去,我又贏了。康康尷尬地說:“飛鏢飛得太快了,我沒看清,以為你輸了!”
楷楷不堪忍受多次失敗,放棄了比賽。康康義憤填膺地說“我要替天行道!”說完向我挑戰。我不想和他沒完沒了地比下去,我說這輪是決勝局。比賽前,康康雙手合十,口中唸唸有詞,拜了又拜後,才拿起飛鏢飛了出去。祈禱的效果真好,飛鏢飛出不到30釐米。他就地撿起一片樹葉,做出吐血的樣子,在上面吐口水。吐完,他垂頭喪氣地說:“替天行道失敗!我還是不要多管閒事了!”說完,就跑了。
康康就是這麼一個有小心思的幽默、搞笑的人。
提綱:
1、 開頭
2、 舉行大賽
3、 風水寶地
4、 人肉標記
5、 攔截飛鏢
6、 飛前祈禱
7、 結尾
圈言:
晨凱詳述了他主辦的飛鏢大賽,他在每一輪比賽中都是第一,他對此非常滿意。當圈圈問他在比賽的過程中,印象最深,覺得最有趣的事是什麼時,他開始在心中細細搜尋,說出來的都是關於康康的各種小心思、小動作。由此,康康成為文章的中心。
一到三年級的孩子,當他們的想法沒有被格式化之前,都有一顆活活潑潑心,他們喜歡“搞笑”的事情,說起來眉飛色舞。正因為關注,當問他們“搞笑”的細節時,他們就會積極回憶,要求他們如實描摹現場時,他們就會力求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在順應兒童的想法的過程中,人物的言行舉止就生動地再現出來。
寫作不就是用文字刻畫場景嗎?
圈圈: 德國弗萊堡大學碩士,《媽媽這樣教孩子作文》一書作者。以開放、啟發的方式幫助孩子率意天真,自在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