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近來,資本在教育領域動作頻頻:“人家的孩子都會講英語故事了,你的孩子呢?”“你來,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資本不斷向家長勸說教育的重要性;“年薪200萬,上不封頂的中小學優秀網課教師”,資本正加速對教師的吸引;“不要998,不要799,20課時僅20元,還送2科教輔禮盒”的課程廣告,資本正賠錢向孩子出售課程……然而,這並不是資本大發善心。

逐利才是資本的本質。降低售價、搶奪人才、販賣焦慮是資本的常用手段,只不過這一次是教育。沒有焦慮要製造焦慮,有焦慮要放大焦慮。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精心炮製軟文,內容無外乎反覆強調,孩子成才就必須一路讀名校、拿高學歷、取得領先於他人的成績,大肆渲染教育競爭。校外培訓本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但一些培訓機構透過販賣“毒雞湯”、製造“偽需求”,將孩子發展前途與參加輔導班數量繫結,將輔導班培訓變成了主業,站在了學校教育的對面。資本“短、平、快”的逐利特性是與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育人方法背道而馳的,如果讓資本在教育行業大行其道,教育必將偏離公益軌道,其危害重大、影響深遠。

怎麼辦?

其一,提高准入門檻,不是人人都能“傳道授業”。在傳統的教育場景下,獲得權威部門認可的教師資格是關鍵的准入門檻。但是在資本青睞的許多教育場景中,大量社會人員、外籍人員,乃至AI“機器人”都可以成為教師,這存在極大的風險。需進一步提高准入門檻,讓質量提升取代擴張速度成為教培行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第二,加強資金監管,保障學生與家長合法權益。不少教培機構,在學生使用者支付了大額學費之後,即便沒有上完課也難以退款,導致投訴糾紛不斷。部分機構經營不善關門“跑路”,家長更難以追回學費。近日,北京市部分地區為校外培訓機構設立了資金“監管人”,培訓機構可以將預付學費自動存進監管銀行。學生按次上課,學費按相應課時劃轉培訓機構,為化解退費風險做出了積極探索。

其三,最為關鍵的是,要節制資本無底線逐利衝動,保證資本在有序、可控的前提下助力教育發展。隨著人們教育需求的日益多元,豐富多彩的校外教育也是群眾所需。對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准入機制,更要嚴格規範其培訓範圍及內容,支援其開辦與課堂教育特別是應試無關的培訓課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徹底清理校外培訓亂象,在規範培訓機構具體辦學行為的同時,還必須對校外培訓機構廣告、營銷加強審查管理,從而為家長和學生鬆綁,緩解被人為製造和放大的教育焦慮,遏制過度膨脹的校外培訓需求,讓基礎教育的“源頭活水”更加清澈。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成功,從一個小小的改變開始——呂羨平校長報告會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