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傳奇的人物,他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例如李政道,華羅庚等等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巨匠。

但他們的老師——葉企孫,卻並不為眾人所知。

從小立志,用自己的能力為國家作貢獻

葉企孫於書香門第,在家庭的庇佑,與他父親的嚴厲要求之下,他擁有的學習的機會比同齡人多。

在葉企孫九歲那年,他已經熟讀中國傳統的經史子集,甚至還廣泛涉獵了西方的科學文化。

這時葉企孫的父親意識到了孩子要開始接受正式的教育。於是就把葉企孫送進自己創辦的“敬業學校”讀書。該校就是中國最早引進西方教育的現代學校之一,葉企孫在此更加深入系統地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

他平時除了熱愛學習以外,也會經常出去遊玩,他認為“世界那麼大,必須到處去見識”。有一次他就約了同學一同到上海遊玩,當時照相技術很風靡,上海開了很多照相館,出於好奇,葉企孫就在照相館中照了一副全身照。

(一)戴平頂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

(三)二足如此擺列不雅觀;

(四)長衫多皺處。

只是一張照片,卻能看出葉企孫對待事情的嚴謹縝密思維,平時也經常有善於思考,總結的習慣。

開闊的視野以及紮實的知識素養,促使他順利考上了清華學堂,成為清華的第一批學生。

在人才輩出的清華園,葉企孫知識的海洋範圍不斷擴大,甚至後來還成為了清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當時的中國技術很多都不成熟,非常落後。如果想要學到先進的西方科技,唯一的路就是:遠赴歐美。

清華園

這種情況下,葉企孫立下了一個志願:“要去西方學習自然科學,然後用科學來振興祖國。”

這一認識促使他立志去往西方學習自然科學,學成後用以振興祖國。1915年,他和同學一起籌辦了清華學生科學社,在他們的每天認真宣傳,與學生不斷講解交流之下,學生科學社在清華園內非常活躍。

而葉企孫在學習上也變得更加勤奮刻苦。他除了會“挑夜燈”每晚學習到深夜以外,每天一大早就會來到課室裡學習,還沒開始上課的時候就做預習筆記,課堂中記錄下不懂的知識點,然後下課後自己再深入研究或者向老師請教。

一日復一日,他對學習的態度一如既往地認真,所學的知識也更加精進。

赴美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放棄哈佛任教機會毅然歸國

後來國家決定送清華的一批學生去西方學習先進技術,其中一位人選就是葉企孫。

因此在葉企孫20歲之時,他獲得了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求學深造。

芝加哥大學

哈佛大學

葉企孫懷著遠大的抱負,首先進入了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學習,當時這個學校是美國的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一向都有“注重實驗”的傳統。

葉企孫接觸西方科學技術理論雖然已經很多年,可一直沒有怎麼做過實驗,他來到這個學校,真的是來對了。憑藉著他驚人的動手能力以及肯學肯努力的態度,他很快就熟悉了這些實驗學習工作。不久,他就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士學位。

因為葉企孫的學習能力很強,美國芝加哥大學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去哈佛大學研究院,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進行實驗研究,測定普朗克常數。

葉企孫很仔細地觀察這些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改進,所測量的普朗克常數值成為早期最精確的數值,後來甚至被國際物理學界沿用多年。而中國人的姓名,也第一次出現在現代世界《自然科學》著作中,那一年,葉企孫才23歲。

葉企孫在哈佛完成了普朗克常數的工作以後,在導師的指導之下開始做“壓力對鐵磁物質磁導率影響研究”。在這項研究工作中,葉企孫收穫了許多磁學知識,促使他後來成為中國從事現代磁學研究的第一人。

在美國留學5年,葉企孫從一個學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實驗物理學家。因為葉企孫實在是太過優秀,哈佛給他開出了很好的工作薪資,讓他留下來當教授。

此時葉企孫所以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留在哈佛拿高薪當教授,或者回中國在艱苦的環境下做實驗教書。”

其實在當時,那批與葉企孫同期送來海外的清華學生,有不少選擇了留在國外工作。畢竟當時中國十分落後,壓根沒有好的資源培養新一代學生,所以不回去也似乎也“無可厚非”。但為了國家的發展壯大,葉企孫還是選擇了回國,婉拒了哈佛的邀請。

如果葉企孫當時選擇留在國外,在優越的條件下鑽研物理學,日後甚至可以贏得諾貝爾獎,但他為了中國的未來,這些他都捨棄了。

“伯樂”慧眼識“千里馬”,培養眾多優秀人才

回國以後,葉企孫又面臨了一個重大的人生課題:“學成之後應該如何報效祖國?是選擇在國內進行科研還是選擇教育人才這條路。”

這個問題令葉企孫很是困擾。最終他決定選擇教育,因為科學與教育從來都不分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新一批新型科學人才是當務之急。

1924年3月,葉企孫被分配到了西南大學物理系任教。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生中,包括李政道在內有近十名科學家,都是經由他手培養出來的。

其實李政道之所以可以到美國留學,葉企孫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因為當時的李政道面孔太過稚嫩,看上去像個大孩子,其他人都覺得他沒有什麼能力。而葉企孫不這樣認為,他認為一個人的能力不應該“看臉”,而是要看他的綜合實力。即使葉企孫在當時遭到了不少阻力,也要堅持選派李政道到美國留學。

李政道一直都很感激葉企孫這個恩師,就是因為葉企孫,他的命運被改寫了。

葉企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女,每個都儘自己的能力去培養,去為他們爭取機會。

年輕的李政道

葉企孫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一段時間以後,就前往了清華大學應聘任教。從此以後葉企孫就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教育生涯。

我們所熟知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是葉企孫培養出來的。華羅庚由於家庭困難,沒辦法承擔學習費用,無奈之下只能中途輟學,因此華羅庚只擁有一張小學文憑。

而華羅庚還是很熱愛數學的,通過自學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了培養當時中國的數學人才,華羅庚就應聘了清華教授一職。

當時葉企孫身邊的所有人都不接受將華羅庚聘為教授,但葉企孫覺得華羅庚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於是無視一切“反對的聲音”。堅持聘任了華羅庚在清華大學教授微積分課程,之後還把華羅庚送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

所以說千里馬還是要有伯樂欣賞才行。如果李政道以及華羅庚沒有葉企孫這個“伯樂”的賞識,可能他們的才華都無法凸顯出來了,人才就此被埋沒。

尊重人才,重視知識,撐起中國科學界的半壁江山

葉企孫除了在培養人才方面很有方法,也很會尊重每一個學者。在葉企孫正在建立清華大學物理系之時,他覺得吳有訓非常有能力,於是就邀請吳有訓加入該系。

葉企孫為了表示對吳有訓的重視,把吳有訓的薪酬水平定在了全系最高,甚至超過了他自己這個系主任。葉企孫這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精神吸引了大批名師前來清華物理系任教任教,其中就有熊慶來、薩本棟、周培源等。

甚至外國一些知名學者也被葉企孫這份精神吸引到這裡講學,這其中就包括歐洲著名物理學家玻爾、法國學者郎之萬、美國資訊理論創始人維納等。

只是短短几年的時間,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就成了名師雲集的地方,甚至還成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基地。

清華物理系成員

一直以來,葉企孫無論行政的工作有多忙碌,也總是站在教學第一線,堅持登臺講課。

葉企孫曾說過:“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學文化最盛行、科學土壤最肥沃、科學氣氛最濃厚之地。”

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平靜辭世,享年79歲。

他的一生沒有留下令人震驚的著作,也沒有留下非凡的教育綱領。他甚至連一句豪言壯語都沒有,但是中國的物理學教育,卻在這位奠基人的手中,一步一步地建設起來。

我是CC醬,兒子湯湯剛剛高一,女兒圓圓即將上初中。為了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從他們出生起,我就在努力學習育兒知識。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孩子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經驗,期待和大家交流育兒經驗,讓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教育上的“窮人思維”有多可怕?父母不及時改,再好孩子也會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