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之一的大詩人王勃曾經在《滕王閣序》中寫到:“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意思是: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的堅定,決不能夠輕易的去拋棄掉自己的凌雲壯志。
可見,不管在任何條件下,上進心對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上進心可以使得孩子在做事情上面,更加的主動積極,充滿激情,從而逐步的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
但是,卻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應該具有的上進心。
(1)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從來在老師提問問題的時,都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而是表現的一副無所謂的姿態。
(2)學校在舉辦藝術節活動時,孩子明明學過畫畫,卻不願意積極代表班級參加,來為活動增添光彩。
我想,應該有不少家長都感到非常的疑惑,為什麼孩子在這些事情上面,總是會表現的不積極主動呢?
孩子缺乏上進心的原因1. 家長的溺愛,導致孩子滿足現狀
孩子缺乏上進心,有很大的原因是家長們的溺愛所導致的。因為現在的家裡面一般都是一個娃,所以說就備受一家人的寵愛。不管是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會把孩子當成心頭寶去疼愛與呵護有加,基本上就是孩子想要什麼,家長都會去滿足孩子。
(1)“爸爸,我想要一個玩具賽車。”“好,那爸爸給你去買。”
(2)“媽媽,我作業不想寫了。”“寶貝,那媽媽幫你寫了吧。”
孩子不管要什麼,做什麼都能夠被家長輕易的去滿足,那麼,自然他們也就會形成一個意識:只要有父母在,我想要什麼東西,都能得到。一直受到這樣想法的影響,孩子也就不會去考慮自己努力的問題了,自然也就安於現狀而滿足了。
2. 家長的經常性的批評孩子
孩子原先本來是具有上進心的,但是,家長長時間對於孩子的批評會逐漸的打擊到孩子,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詹姆士德邦森博士說過:“有千百種方法可以使得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塑自尊卻是一個緩慢並且困難的過程。”
他們在家長長時間這樣的打擊下,自然而然也就會變得失去自尊。
(1)“你看看你,這次考的成績是個什麼,看你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
(2)“連個作業都寫不好,真是笨死了。”
孩子的自尊隨著家長的這些批評而失去,相應的,孩子原先所具有的上進心,也就會被家長的批評所遮掩,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會認為:“反正我努力上進了,照樣還會受到爸媽的批評,那我還不如不積極上進,反正也不能改變爸媽對於我的負面評價。”
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慢慢的缺乏掉上進心了。
3. 孩子對自己不自信
我一直非常青睞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因為只有充分的認識自己,才能夠在一件事情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相應的閃光點,可孩子由於對自己的不了解,從而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長處,也就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信心,不敢輕易的去嘗試一件事情,從而顯露出他們缺乏上進心。
(1)班級裡面競選學習委員,孩子是班裡學習最好的,本身應該具有很大的優勢能夠競選成功,可是孩子卻擔心同學們不投他,就放棄了這次的競選機會。
(2)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叫人來回答問題,孩子知道老師所提問題的答案,但是,就是擔心自己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答錯了這個問題,會受到周圍同學的嘲笑,就不敢舉手示意。
正是由於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才使得孩子喪失了上進的勇氣。
家長為了提高孩子上進心所採取的錯誤做法當孩子沒有上進心的時候,作為家長當然會感到非常的焦急,往往就會在這種急切下,採取一些不適當的錯誤做法。
1. 對孩子進行打罵
不少家長認為,打罵孩子是最便捷與最見效的做法,這種做法能夠讓孩子在心裡面長個記性。雖然他們也不捨得對孩子進行打罵,但是他們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便忍下心來這樣去做了。
(1)家長見到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偷偷的去玩手機,就會徑直上前去扇孩子一巴掌。
(2)當老師在家長會上,說自己的孩子平常上課不愛發言的時候,家長回到家後就會對著孩子罵道:“你是不是啞巴了,一學期上課都見你沒發過言。”
這樣的做法,雖然當時能夠見效,但是長時間的使用會逐漸的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自卑起來。
2. 會對孩子進行嘲諷
家長有時候還會通過嘲諷的方式,來迫使孩子提高上進心,他們通常會這樣說:
(1)“看看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是前三名,哪像咱家的孩子一樣考的什麼呀。”
(2)“人家的孩子就敢於挑戰自己,參加學校的演出,看看咱家的孩子除了吃飯還會幹嘛?”
雖然提高孩子上進心的想法,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行為實在是讓我們無法接受。同樣的,家長的這種嘲諷行為會傷及到孩子的自尊心,慢慢的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起來,他們會更加的不敢上進。
該如何利用好“馬繩效應”來鞭策孩子前行“馬繩效應”的由來與美國總統林肯具有密切的關係。
林肯在以前與他的兄弟在老家的農場根植玉米時,他發現自家那匹喜歡偷懶的馬跑得非常快,他就感到非常的疑惑。結果通過觀察林肯發現,之所以那匹馬會跑得飛快的原因,是由於後面馬蠅的干擾所造成的。因為被馬蠅所叮咬,所以馬就會用狂奔的方式來將馬蠅甩開,從而讓馬變得精力旺盛起來。
因而,馬蠅效應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它指的是再懶惰的馬,只要有馬蠅來咬它。它都會跑得飛快。
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合適的機制催促,任何人只要在合理的情況下,都可以做到奮勇向前的,孩子也不例外。
1. 要懂得去鼓勵孩子
孩子在之所以在做一件事情上面沒有上進心,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所導致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鼓勵。
(1)“孩子,去努力的嘗試下吧,我感覺你有很大機率可以選上班長。”
(2)“寶貝,媽媽看你平常在學習上面這麼的努力,一定可以在期末考試上取得好成績的。”
我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孩子自然也就會擁有上進心了。
2. 給孩子制定相應的計劃
孩子沒有上進心也與他在做事情時,沒有計劃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家長應該為孩子制定出相應的計劃,來讓孩子去付諸實行。
(1)當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之後,讓孩子回家先去寫作業,再去糾錯題,最後再去複習功課。
(2)為了讓孩子減肥,叫孩子每天都出去鍛鍊,這個月先跑個500米,下個月再增加至800米。
按照這樣的計劃去實行,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每個階段應該去做什麼,自然而然的就會一點點的改變,效果慢慢的也就會出現了。
當孩子缺乏上進心的時候,我們使用好“馬蠅效應”就能夠輕鬆鞭策孩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