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中國教育資訊化現在是世界一流水平。第一間多媒體教室就是1995年在清華大學第一教學樓誕生的。從電子時代到數字時代,再到今天的智慧化時代,循序漸進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智慧校園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資訊科技中心副總工程師鍾曉流日前在青島舉行的“AI+教育 智聯WE來”2019智慧校園標準體系建設與人工智慧+教育論壇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本次論壇由全國資訊科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暨教育部教育資訊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辦、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展臺融合了智慧校園創新技術、新應用、新案例成果,還能看到AI、大資料、物聯網、人臉識別、V/AR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在教育行業的深度應用,可助力教育使用者打造智慧教育大腦、智慧教育人工智慧指揮中心。

鍾曉流表示,從全國來看,無論是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還是基礎院校,碎片化的亮點精彩紛呈,比如教學資源平臺、教學環境建設、平安校園體系,智慧校園服務管理系統目前做得不錯,但真正全方位的智慧校園還沒有。中國教育資訊化產業是朝陽經濟,教育資訊化是迴圈經濟的產物,並且是規模經濟的行業。

他給出一組資料,從2015年到現在,國家對教育資訊化的投入從3.5萬億元增加到4.6萬億元,並出臺了很多政策。中國教育資訊化步入全球第一方陣,要做好頂層設計,大資料時代的核心是要統一資料、統一平臺,再實行統一認證。在此之下,整個系統要打通介面。同時,要解決互聯互通的問題,解決統一和安全的問題,標準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到國內,都在強調標準體系建設,唯有如此,才能解決全球化的互聯互通,徹底消除資訊孤島。

據介紹,三盟教育大腦2.0投入了1.2億元進行自主研發,可以為教育使用者打造自己的智慧教育大腦,從而實現以“AI+大資料”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建設目標。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Quattroporte王喜英表示,從大資料到人工智慧,再到資料來源端的物聯網,再到人臉識別,四個核心技術組成了教育大腦2.0的升級版。物聯網平臺、人臉識別平臺、大資料平臺,可以將事後分析變為事前的預測和預警,尤其是校園安全管理、科學決策等。

王喜英表示,智慧教育要分幾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更多的技術將在校園安全、管理方面應用,這也是效果最明顯的階段。當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平安校園建設中,危險事件可以快速通過人臉識別或行為識別,將暴力事件的資訊快速推送給學校保安或學工處的管理人員,以此來及時制止暴力事件。在第二個階段,可能會在教學的核心業務方面深度應用。未來希望在“AI+”教育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發投入,為智慧教育的核心業務發展賦能。

與會嘉賓表示,結合國家“網際網路+”、大資料、新一代人工智慧等戰略,以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託各類智慧裝置及網路,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範,新一代資訊科技對校園“智慧地教、智慧地學、智慧地管、智慧地評”等,將推進教育資訊化生態體系的創新發展。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學校出臺的一個好政策,教師看後不開心,家長直呼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