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不用寫作業,說在學校寫完了;
詢問考試成績如何,孩子說得了第1名......
可是,事實是什麼呢?
最近,小李老師就Get到了這些事實。
小李老師的朋友因為兒子的問題很是苦惱,今年9月份,朋友的兒子升入了五年級,到了五年級後,課程的難度明顯有了提高,身邊的家長都在抱怨孩子每天負擔很重,既要面對學校的課後作業,又要面對補習班。
但朋友卻意外的發現,自己的兒子每天放學後,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作業全部完成了,朋友驚訝之餘,忙問孩子為什麼比別的同學效率高了這麼多?
兒子回答道,作業在學校中就已經完成大半了。
朋友很是高興,同時,一連幾次的月考,在成績公佈後,兒子總是帶著喜報回家。看著成績單上優異的分數,朋友以為兒子天賦異稟,她很高興,於是破天荒的允許兒子每天可以玩2個小時手機。
可是好景不長,在最近的一次考試後,班主任的一通電話讓朋友的心情一下墜入了谷底。原來,兒子帶回來的成績單都是假的,真實成績其實一次比一次差。
不僅如此,班主任還說,兒子經常在早自習抄襲其他同學作業,有時候更是直接不交。問的時候,他就說是忘帶了。
朋友知道後非常氣憤,但是又不敢隨便打罵孩子,擔心出現反效果。
聽了這些事後,小李老師也在思考為什麼她的孩子越來越喜歡撒謊了呢?
孩子撒謊成性的背後是“撒謊式教育”孩子習慣性的撒謊,想必不只是朋友一個人所苦惱的,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其實,孩子喜歡撒謊,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研究,孩子喜歡撒謊,很有可能是受家長的影響。
2019年9月,《兒童實驗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釋出了一項研究,該研究團隊由來自新加坡與加拿大的心理學家組成。
該團隊邀請了將近400名年輕人,記錄了他們小時候被父母欺騙,以及他們現在欺騙父母或他人的頻率,還調查了他們在成年期應對挑戰的能力。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隨機抽樣了一些成年人進行系統性的問卷調查。在問卷中,他們被要求回憶小時候父母對自己說過的謊言,以及長大之後他們對父母說過的謊言。
研究結果證明,那些從小就接觸父母謊言的孩子,成年後對家長的欺騙行為也更多,具體表現為對父母不坦誠相待、掩飾自己的行蹤以及人際關係等。
這次的實驗,向人們證明了一個理論,那就是“孩子在成長期間經常接觸謊言,會給未來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學者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撒謊式教育”。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不是這次系統性、專業性的實驗,可能很多父母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謊言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果是偶爾一次並沒有什麼關係,但久而久之,這類謊言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家庭中常見的謊言1、“壓歲錢給我,我先幫你存著,等你要的時候我再給你”
這或許是每年家長們都要對孩子說的話了。
在過年期間,孩子們都會收到一大筆壓歲錢。父母擔心孩子不會管理壓歲錢,就會說出這句話:“壓歲錢給我,我先幫你存著,等你要的時候我再給你。”
孩子們對父母的這番話信以為真,但是,最終孩子想要這筆壓歲錢可不是那麼容易。
久而久之,孩子們對大人的信任度逐漸降低,以後相信父母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2、“你要是再哭鬧,一會警察就過來把你抓走”
這同樣是一句經典的謊言。孩子並沒有那麼多語言可以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在他們的世界裡,哭鬧是最為基本,也最為有效的工具。
但家長們經常對這種手段束手無策,無論是哄還是強制手段,都可能無濟於事。因此,他們只能寄託於更加權威的人物形象:警察。
所以,當提到警察時,孩子一般會慢慢停止哭泣。
但是,將警察塑造成一個讓孩子懼怕的形象,也會導致孩子對警察的錯誤認知,當真的有困難時,卻不知道該不該找警察幫忙。
3、“我沒帶錢,這個買不了”
當孩子讓父母買一樣心愛的物品,家長卻不想買時,通常會搬出這句話。孩子們不懂大道理,但是對於“沒錢=沒法買東西”這個道理還是懂的,因此這個謊言實用性也很強。
4、“跟他說我不在家”
父母在有特殊情況,不想見到其他人時,經常會委託孩子轉告這樣一句話。以孩子的口吻說出來,這句話的可信性就會瞬間提高,家長的目的也常常會因此達到,但充當傳話筒的孩子,也會默默記下這樣的說話方式。
以上四點,都是父母一些常用的撒謊方式。在家長看來,這些謊言似乎無所謂,甚至在使用上不可缺少,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些謊言並不是謊言,它們只是日常交際的一部分。
歸根結底,這種謊言造成的具體影響就是,孩子在三觀尚未發展成熟的時期,會潛意識的認為父母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他們並不能分辨對錯,特別是在謊言這種分界線模糊的事物上。
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性,當有什麼問題時,謊言隨口就來。嚴重的,更會造成心理失調,最終形成缺陷性人格。
此外,父母的長期謊言教育,還會形成一種“狼來了”的思維慣性。讓孩子對家長的話失去信任,在長大成人後,會對父母產生一種疏遠感,形成叛逆心理,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隔閡,甚至裂痕。
摒棄謊言,以身作則
那麼在日常教育中,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撒謊呢?小李老師有以下四種方法。
1、以身作則
既然“撒謊式教育”的危害如此之大,那麼不如從根源上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父母不論在教育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應該儘量杜絕撒謊的現象,即使是在面對特殊情況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如果不可避免產生了撒謊的行為,那麼父母應該在事後及時向孩子解釋,必要時,對孩子道歉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2、闡明撒謊的危害
為了讓孩子遠離撒謊,父母應該在孩子懵懂時期,就對孩子進行教育,向他說明撒謊的危害,包括自身的道德上以及對他人的危害上,讓孩子意識到撒謊是一種不良行為,應該杜絕。
同時,還要向孩子說明何時撒謊是沒有問題的,例如被陌生人要求帶路,或者遭遇危險時。
3、家長與孩子間關係要平等
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會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例如不準在關燈後玩手機,每天10點前上床睡覺。
而自己卻做不到,當孩子問起:為什麼媽媽不在10點睡覺?
媽媽總是打著哈哈說:媽媽要工作。
但是,父母的這些謊言其實就暗含了親子關係不對等。孩子在做到這些規矩的同時,也應該擁有相應的權利,例如可以表明自己對某些家庭事項的看法,可以向家長提出相應的要求。家長也應該給予迴應,否則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覺得父母不能信任。
4、定時溝通、坦誠相待
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定時溝通,比如每天每週六晚上8點,可以開一個小型的家庭會議。
討論內容不僅僅侷限於學習方面,在生活,情感以及個人問題上,都可以進行充分的交流,這樣也能緩和和優化親子關係,讓孩子和父母坦誠相待,不需要為了欺騙對方想盡辦法。
總的來說,父母的“撒謊式教育”是孩子謊話連篇的最大源頭,而坦誠的溝通是解決這種問題的較好辦法。希望父母們能夠以身作則,向孩子傳遞正能量,讓孩子在“沒有謊言的世界裡”自由自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