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這一代人成為了孩子的爸媽時,總是會忍不住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因為自己小的時候正是教育大改革的年代,同時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正在接受著國際上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的衝擊,所以我們這一代孩子的童年很難說有多麼的幸福。
家長們多數不願意理解我們,對新潮的東西避之不及並且不願意接受孩子們的娛樂和生活方式,孩子們時常覺得自己被家長瞧不起……眾多問題導致了當初的80後、90後成為了自閉症、抑鬱症高發的人群.
當我們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自然想要不斷檢討、審視自己的行為,生怕自己犯了老一輩家長們犯過的錯誤,讓孩子們遭受和我們一樣痛苦的童年。
在大把的外國教育理念、育兒心理學的薰陶下,我們掌握了很多溝通小技巧,成為了"聰明"的家長,即便如此,在"接孩子放學"的問題上,再"聰明"的家長也依舊在犯錯!
我們以為正確的溝通方式其實完全錯誤要說與孩子溝通的時機,"放學路上"確實是一條充滿了各種提升親子關係機會的"康莊大道",過馬路拉手手、幫孩子背書包、和孩子一起看看路邊的花草和貓狗、開開心心地聊聊天揉揉孩子的小腦瓜……要提升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快樂氣氛真是太簡單了,任何一個小動作都能讓孩子樂開花。
那麼,為什麼隨著日子慢慢地過,放學的"康莊大道"卻沒有了歡笑聲呢,為什麼孩子的話語越來越敷衍,到最後連書包都不願意讓家長背了呢?
1、你提問的態度就像你的老闆
要想明白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我們溝通,不妨先思考一下我們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會和孩子聊些什麼話題吧,在"話題"的選材上,恐怕全國的家長都會給出同樣的答案:想要知道孩子一天都經歷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知識,有沒有受到老師表揚,和別人相處得好不好有沒有被欺負,上學開不開心有沒有淘氣,吃飯吃飽了嗎……
天下爸媽對孩子的期望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在學校開心快樂度過每一天,並且學到了知識,但是顯然,我們對孩子回答的內容上,是有一個固定的期待的。
因為我們作為家長,知道自己期望的是什麼,也就更加將重點放在自己詢問的幾個"重點"上,所以當孩子說出其他內容時,我們在主觀意識上會立即判斷"這些事情不重要",並且非常容易失去耐心,因為我們"想要的答案遲遲不出現"。
於是我們又要反覆去提問這些"重點",導致的結果是:我們很難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孩子講述的他們認為有趣的事情我們也往往不能跟上話題給出反饋,敷衍地迴應幾句之後又要提問我們關注的那些重點。
雞同鴨講莫過於此:我們和孩子們對對方的話題互相看不順眼。
雖然家長們想要提問的重點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我們往往忘記考慮孩子的心情,我們在很多現代教育理念中都能看到關於"尊重孩子"的詳細論述,要求我們把孩子們當做一個成年人、獨立個體去對待,這是因為孩子們6歲之後就已經有了獨立的思維能力了,尊重孩子是要我們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我們往往在吃飯穿衣上希望孩子自己像大人一樣動手,在思想和感情上把孩子們當做嬰兒對待,自然會令孩子們失望,繼而變得不耐煩、反感。
再回看我們對孩子提問的那些話題,如果把這些話題拿來詢問我們自己,恐怕作為理智的成年人,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好心情去回答:
今天工作完成得怎麼樣?上班的時候有沒有摸魚偷懶?和同事有沒有發生摩擦?領導今天表揚你了嗎?今天的午飯吃的什麼,吃飽了嗎?……如果公司的老闆這樣對待員工,可能員工會拼命跳槽吧。
讓孩子掌握一半的話語權,給予孩子一半的時間讓他們提出自己的話題,有那麼難嗎?
2、你的關心假得像塑料親情
除了話題選材偏離孩子關注的重點,我們在對話時其實也往往容易"自作多情",我們必須清楚,孩子是在成長髮育階段,情商低,不能順著大人感興趣的話題聊,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家長一味地期待孩子去主動跟自己聊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就未免太過"自作多情"了。
孩子有選擇話題的自由,有表達自己快樂的權力,家長打斷了孩子們的快樂,又要期待對方談論讓大人滿足和快樂的事情,這難道不是大人們"情商低"的表現嗎?
而"情商低"的家長們仍然不滿足於"破壞孩子的心情",在引導孩子去聊學習之類話題時,常常會使用敷衍的方式來應對孩子那些"不重要"的興高采烈。於是放學路上對話就成了孩子與家長對對方的話題互相敷衍,連帶著家長們關心孩子的心態也看上去無比虛假。
要知道,互相敷衍的聊天方式,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中,被稱作是"尬聊",而家長和孩子的聊天發展成為"尬聊"了,這其中的任何感情都會變得非常表面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很假"、"很塑料"。
真心實意地交流不是一方傾聽另一方的傾訴,而是互相傾訴、互相傾聽。而失敗的親子交流往往錯在:家長在要求孩子們"有眼色",滿足家長的願望,主動"傾訴"那些家長們關心的內容,並且還常常因為"傾訴"得不夠"真情實意"而被家長挑刺。
試問哪個孩子會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作為家長,聽孩子聊起他感覺有趣的事情時,有幾位家長能夠做到超過五分鐘呢?
3、你的指令空泛得像任性甲方
當"傾訴"結束後,家長們慣用的"總結陳詞"就是跟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在學校裡和別人好好相處、不要淘氣,你是大孩子了,要心裡有數,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
這種結束語真是很"要命"。
"你要好好學習",孩子聽到這句話心裡一定莫名其妙:什麼?我要好好學習?我現在沒有好好學習嗎?如果你覺得我的學習上存在著錯誤,你直接說哪裡錯了我改啊?
"在學校裡和別人好好相處":等等?我和誰沒有好好相處了?是老師還是同學?誰找你告狀了嗎,你說清楚啊我去和他理論!
"不要淘氣":我沒有淘氣吧,而且,什麼叫淘氣?
"要心裡有數,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這簡直是莫名其妙了,什麼叫做心裡有數,我不懂啊,而且,我的學習和生活不是由爸媽和老師安排的嗎?
這樣的指令與任性甲方要求的"五彩斑斕的黑"又有什麼區別呢?
萬事先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人與人交流時能夠有效提高情商的一項技能,我們總是能夠將這一技能熟練地運用在同事、朋友、親戚身上,能夠說出"怎麼會這樣,那他該有多難受啊"這樣體貼的話來,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善意。
但是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卻總是做不到真正的"換位思考",好像我們將身份置換到孩子身上的時候,依舊要求孩子按照家長的思維來生活才是對的。
這是非常可笑的想法,我們都明白每個成年人擁有獨立的思維和性格,卻要求我們的孩子們不能擁有自己的性格。
我們沒辦法責怪孩子們跟我們之間的親情太"塑料",因為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實在是太過"塑料"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