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7月12日9:00—10:00大理市融媒體中心·大理人民廣播電視臺FM99.9《城市進行時·巾幗篇》節目嘉賓:鳳儀鎮婦聯兼職副主席,大理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大理市鳳儀鎮第二中學教師楊燕,和您一起分享:做智慧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一)。

楊燕

鳳儀鎮婦聯兼職副主席、大理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大理市鳳儀鎮第二中學教師

作為未來孩子的人生樣本的第一頁,身為父母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們要做正向的父母,要建造正向的家庭。在家庭裡,我們不做什麼,比做什麼還要重要。基於此,作為正向引導的父母,我給大家列了一個“父母不做什麼”清單,供大家參考:

1.維持家長權威,價值觀單一,認為依據自身經歷得出的經驗是人生真理,對不瞭解的事物一概持否定態度,並要求孩子遵循自己的價值觀。要求孩子遵循自己的價值觀用道德綁架孩子屈服自己的意志。

我的正向認知:家長和孩子是共同成長的,雖然家長的價值觀是孩子的最初樣本,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會發展出自己的價值觀,並依據它去做選擇,去展開行為。

2.不會為孩子去做情緒管理,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喜怒無常。當著孩子的面,夫妻之間也大聲地使用辱罵式溝通。如果你曾經經歷過,你的成長環境符合,尤其這種描述帶給了你負面的情緒的時候,你作為家長,會怎麼做?正向認知應該是什麼?

我的正向認知:家人是更需要耐心對待的人,家庭中,只有正向溝通才有正向的功能性。作為家長更多的是積極引導孩子減少負面情緒,用陽光、健康、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每一天。

3.控制慾強,把孩子當個人財產,不當獨立平等的人。對任何瑣事都要發表意見,一言不合就對孩子進行性格、能力甚至是人格上的貶低。

我的正向認知:家人是更需要耐心對待的人,家庭中,只有正向溝通才有正向的功能性。

4.雙重標準,一方面對孩子要求苛刻,一方面又沒做出榜樣、不反省自身的錯誤,不能適當寬容孩子的過錯,經常翻舊賬。將孩子當做攀比工具贏得虛榮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

我的正向認知: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其言行最易對孩子產生示範效應,被孩子模仿學習。因此,父母在自己工作上要注意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學習上要注意積極進取;在待人接物、思想品德、衣著打扮方面注意時時處處為孩子做表率;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孩子。

像那種“麻將”一戰通宵,成天與酒肉朋友一起“醉生夢死”,一張嘴就“出口成髒”,夫妻倆當著孩子的面把吵架甚至是家庭暴力當做家常便飯,試想想這樣的人父人母,又能夠給孩子以怎樣的教育和影響呢?其實很多時候,子女也是父母的投影,他們身上可以影射出父母為人處事的哲學和做人做事的準則。一個自私自利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甘於奉獻的孩子;心胸狹隘的父母也很難培養出一個寬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對子女的示範應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身為父母應該明白“欲樹人先立己”的道理,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強不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積極的人生態度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和激勵。這便是育人先育己,這對完善孩子的人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教育手段、路徑、方向、環境要素是可以分別計劃的。從本質上來講,今天的教育是為明天服務的,優秀的教育應該放眼未來,去適應未來變化的世界。那我們就要思考:在變化的世界裡,不變的會是什麼?對孩子一生意義最深遠的是什麼?

在我們長大的年代裡,我們的父母可能還在學科建議上給過我們行業目標。比如,學會計好找工作,當醫生越老越值錢,當公務員生活穩定等等這些老生常談的建議。但是現代的父母,我們實在是做不出來這樣的判斷了。所以,我們這波家長必須好好想一想,我們到底能幫孩子做到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給孩子畫的地圖裡,對於遠方目標不可能給孩子寫上行業和職業,因為我們真心沒有能力知道那將是什麼。而我們應該幫孩子做到的是:掌握學習的規律和方法以及思維模式,讓他們擁有長期的學習掌握新知識的熱情和能力,讓他們擁有終身受用的價值觀和堅韌的性格。所以,這階段的思考結果是:孩子成長的地圖上,前方最重要的是品質,品質就是思考方式和行為。我給女兒的地圖目標上,寫了8個字:堅毅、專注、果敢、承擔。

7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舞蹈生的升學方式你真的瞭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