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從嚴把關,關愛生命責任如山。
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中央文明辦、中央網信辦等26部門及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主場活動6月8日在北京舉行。同日,由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指導、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圍繞 “多方協同共築未成年人‘舌尖安全’”、“科技賦能食品安全”等議題展開討論。
“‘動員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讓更多的孩子和背後的家庭瞭解食品安全知識,一點點影響整個社會。”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研發長蘇振源,在第十二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中以“多方協同共築未成年人‘舌尖安全’”為主題的分論壇上傳遞了康師傅在食安周的理念和行動;康師傅始終把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當做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開展了各種面向青少年、兒童群體的食品安全公益活動,讓更多孩子和他們家庭瞭解食品安全知識,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水平。“
(圖:第二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現場)
康師傅創新食安黑科技建立行業新標準
我們留意到,為了更好地向青少年科普食品安全知識,也更直觀地向消費者展現生產線的安全,康師傅此前就已開展不少趣味科普活動,比如把生產線 " 瞬移 " 到全國食品安全科普展現場。
以康師傅泡麵為示範,從原材料到送上餐桌,麵餅的製作過程是如何實現安全閉環,每一碗康師傅泡麵暗含哪些黑科技,又經過哪些安全嚴格的質檢流程……在展館現場,這些內容透過工廠遠端實時監控屏和泡麵工廠VR 等呈現方式,得以生動展示。
(圖:康師傅泡麵全自動化生產線)
儘管泡麵油炸的時間只有100秒左右,但康師傅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發出“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一方面杜絕劣質油混入,另一方面確保煎炸過程中油脂品質穩定,避免油脂品質下降。不僅如此,康師傅泡麵打造的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獲得了不少中國糧油領域專家的肯定。曾有業內專家指出,該體系透過緊密的產學研合作,精準定位和解決了行業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為用油安全和產品品質提升提供了科學支撐,起到了行業示範和引領作用。
康師傅與江南大學歷時兩年合作,開發“TGP檢測應用與煎炸控制技術”,建立起“泡麵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還研發出泡麵煎炸過程動態控制系統,使得煎炸過程中油脂極性組分(PC)在生產過程中能持續優於國家標準30%以上。
除了使用好油外,康師傅泡麵在內蒙古康巴諾爾區域建立了環境友好蔬菜基地,以保證安全原材料的供應;採用了MRP追溯系統,以便建立原物料和成品之間的全程溯源;FD凍幹技術又能幫助康師傅泡麵的蔬菜包鎖住營養成分;航天科技RP快速成型技術則解決了“熟肉難以在常溫環境下儲存”的技術難題。
透過一系列對油、蔬菜、水等關鍵原料及工藝在食品安全保障技術方面的提升 , 和全程的風險管理、產地的溯源等體系的建立,康師傅希望更好地為消費者保障產品安全。
(圖:康師傅泡麵全自動化生產線)
積極推進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的背後,是因為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對於企業而言,健康營養又安全的食品永遠是第一生產力。
去年以來疫情的衝擊,讓人們對食品供應中的健康和安全意識大大提升。如何在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同時,對全產業鏈的安全治理升級,這對食品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食品飲料行業中的領頭羊,康師傅一直將食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並長期堅持在食品安全標準和技術上予以投入及創新,以帶動全行業以更高的技術標準防控食安風險。
鞏固安全防線康師傅第八年開展食安月活動
早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開始之前, 5月27日在上海康師傅率先啟動了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這已是康師傅連續第八年開展這項活動。
(圖:康師傅食品安全月開幕式宣傳牆)
康師傅控股CEO陳應讓在食安月開幕式表示,一直以來,康師傅重視食品安全管理, 將其視為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 堅持對“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執行“主動篩查、突出重點、堅決整改、定期申報、取信於民”的食安戰略。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宣傳月活動亮點還在於,不再侷限於公司內部。康師傅希望透過充分調動公司各事業部,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們一起,規範食安管控技能,以鞏固全產業鏈食品安全防線。
作為綜合性的食品飲料企業,康師傅上游連線著4000多萬農民和眾多供應商,下游連線著4.7萬家經銷商,以及數百萬家的零售商,每年觸達全國9億消費者。
(圖:康師傅事業物流大資料平臺)
這意味著,從食材產地到產品上桌前的漫長產業鏈上,任一環節由於食安問題“掉鏈子”都將帶來巨大影響。這樣的要求,對於食品飲料企業而言並不輕鬆。
得益於近年來康師傅在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推進,康師傅構建了數字化升級的食品原物料追溯系統,實現原物料和成品之間的溯源、流向追蹤,以及產品銷售流向的即時追蹤,過程可控制,責任可追究,2小時內即可完成食品安全流程資訊追溯,利用隨箱碼、“一物一碼”等數字化溯源手段的應用,透過二維碼及雲平臺採集技術,把產品防偽追溯、倉儲物流管理、終端服務資訊等全面整合,讓產品擁有獨特的“數字身份資訊”,真正做到“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進一步延伸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食安體系,把對食安建設的要求覆蓋到上下游合作伙伴端,全面展示了康師傅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寬度和深度。
堅守食安,是理念和信念
對食安的高標準,是康師傅一直以來所奉行的理念。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夯實食安管理,康師傅先後投資達5億元建立了國際水平的創新研發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設立18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專業團隊,全年質量指標檢驗超過350萬次,檢驗檢測覆蓋1500個以上的專案。
此外,康師傅還透過組織調整精進,加強了食安研管中心監督管控責任,強化食安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實現了常規運營工廠食安管理體系認證獲得率100%和供應商食安管理稽核覆蓋率100%。
作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負責人,食品企業肩負著保障全民食品安全的巨大責任。“康師傅一直將食品安全作為自己的生命線,從田間到餐桌,在每個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都竭盡全力透過團隊協作、技術創新不斷精進管理,為的就是讓消費者可以更加安心地消費每一份泡麵、每一瓶水。”蘇振源在食品安全論壇上的發言中表示。
(圖:康師傅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工作現場)
食安社會共治傳承
要構築食品安全的堅固防線,除了產業鏈各環節的努力外,還需提升社會公眾的食安科普的認識。
在過去五年中,康師傅面向以青少年兒童群體為主的社會大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公益大賽活動,邀請40餘位食品領域專家開展科普講座,足跡遍佈全國50餘城市,200餘所高校,,有超百萬名大學生參與到線上和線下的活動中,影響力超千萬人次。
202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加強校園食品安全守護等號召下,康師傅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行,面向中小學生,透過線上“科普挑戰答題賽”和線下科普實踐課堂的方式,獲得2000所中小學校約400萬人次的積極參與。
同時,康師傅在航天強國戰略的指引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航天精神中華行暨食品安全科普展”、“航天夢想體驗營”等公益活動,以炫酷的航天體驗中學習全面的食安知識為出發,運用“數字化”工具構建出完整的科普體系,“康寶寶”遊太空、航天大咖講座”等多元化得食安科普趣味課程,在拓寬青少年參與航天科普教育的空間和時間的同時,讓食安的科普生動有趣,一脈相傳。
(圖:康師傅航天科普系列活動)
這些投入,深化了大眾對於康師傅食安管理的認知,也體現了康師傅將食安管理作為企業的長期發展而非短期利益的戰略意圖。
在種種努力之下,康師傅獲得了肯定。不僅連續十次斬獲“食安管理十強企業” 的稱號,康師傅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案例還選入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一項針對企業就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認知情況的基線調研報告。該報告表示,康師傅無論在抗擊疫情、發展三農經濟、開展科普公益等方面彰顯出的企業社會責任,或是對產教融合、科技扶貧等“以人為本”理念的踐行,都譜寫出了一份企業不斷提升可持續能力的優秀範本。
食品企業承擔食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不但是法律的規定,更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食品安全作為康師傅的生命線,受到企業上下重視,也不斷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投入和創新。從越來越規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到成熟的數字化工具的建設,再到為食安管理貢獻新思路,康師傅一直在路上。
蘇振源在論壇上強調,做好產品的同時,更要帶領行業響應國家“食安共治”的政策號召,作為一名食安科普的排頭兵,透過開展食安科普公益活動,讓更多的公眾瞭解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素養是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也是直接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關鍵“入口”。如何提升居民的食品安全風險防範意識,引導其養成科學的飲食理念、健康的食品消費行為,是疫情曾為我們出的一道考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道“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