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為學生減負”的大力號召下,落地的雙減政策讓整個教培行業迎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寒冬期。
雙減政策釋出後,紛紛關停的輔導班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將更多的自主時間交還到了他們手中。
有明眼人注意到,在輔導班逐漸式微的趨勢下,一類新的培訓班卻“冉冉升起”了。
輔導班被“叫停”,這類培訓班“冉冉升起”,教育部卻“無能為力”家長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在升學賽道上提前起跑就成了剛需,良莠不齊的課外輔導班紛紛冒頭,所宣傳的畸形教育理念無疑擾亂了學生們的正常成長節奏。
當學生們變為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整日與分數成績為伴時,教育公平必然蕩然無存。想要更好的維護教育公平的大環境,及時叫停畸形教培行業就成了有關部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從前的學生尚且能在繁忙的學業中留出寒暑假時間來供自己喘息,培養自己的興趣的話,成長在“學歷至上”時代中的學生簡直完全沉浸在了學習的海洋中。
沒有屬於自己的課外安排,閒暇時間全部貢獻給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們,不得不接受體能斷崖式下降的事實,從體能上來看,如今的中小學生似乎越來越“弱”了。
想要徹底肅清教育環境的不正之風,引導學生重視體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降低其他課程分值,重新將體育劃入升學考試科目、不允許課外輔導班開設語數英、政史地等義務教育課程……無論是中考的改革政策,還是落地的雙減政策,都能看出相關部門重視體育重要性的堅定決心。
在這場雙減政策的減負風暴將快樂童年還給學生的同時,這一系列的改革也給了困境中的教培行業一絲轉型的生機。
相比起入職門檻更高的家教行業,轉型成興趣班無疑成為了更多課外輔導機構的選擇。
對於困境中的教培行業來說,在國家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教育的東風下,開設興趣班不僅能“曲線救國”實現更高水平的盈利,還能成功躲過有關部門的篩查,讓其“無能為力”。
於是乎,體育興趣班便成為“新寵”,家長也開始逐漸重視,這不僅僅是生理需要,同樣也是分數要求使然。
從中考的角度來看,家長們重視體育興趣班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
以遼寧為例,改革後的中考政策將體育的分值提升至70分,大大增加了體育成績佔比,讓體育興趣班越來越成為了家長們“雞娃”計劃中的首要選項。
在“雞娃”家長將競爭的焦點轉移到了體育成績上時,越來越“卷”的市場也讓這些培訓班相繼推出了“體能測試版”“私人定製版”“無憂提升版”等多種高階套餐,以培養學生體能的名義來搜刮家長的錢包。
不想讓孩子輸在體育這條起跑線上的家長,只能繳納多達上萬的培訓費用來加入這場變相的“教育內卷”中,重新走回被雙減政策切斷的老路。
寫在最後:體育,本是最容易鍛鍊青少年自我內驅力,培養其堅定人格與良好體魄的科目之一,培訓班如此操作,顯然已經違背了有關部門出臺雙減政策的本意。
從大環境來看,體育興趣班雖鑽了雙減政策的空子,暫時讓疲於分心的教育部門“無能為力”,但在政策的磨合期過後,逐漸走出迷茫的家長們必然會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良性發展路線。
就目前來看,科學合理地選擇價位合適的體育興趣班,逐步鍛鍊學生的體能,不將畸形競爭的風氣帶入體育培訓,是家長們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