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周老師執教莊子的《天籟》,精準把握文字的氣韻節奏,啟用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用豐富的心靈去感受,去想象,去詮釋,去表達。孩子們對文字的朗讀、質疑、想象等,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天籟”。觀研此課例,我更讀出了源自王崧周老師的“天籟”。
“其實,學習就是這樣的......”
上課伊始,王老師在一位同學讀完課文後,這樣評價和引導:
“不簡單,不容易。為什麼,因為有太多的多音字、生僻字、異讀字,這個孩子能夠如此準確地把文章讀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了不起。儘管在她的朗讀中有一點小小的瑕疵,但是老師覺得瑕不掩瑜,讀得非常好。當然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我們也不能放過。誰聽出來了,瑕疵在哪?”
有兩位同學指出了瑕疵之處,王崧周老師讓這位同學重新朗讀,改正。
然後面向全體同學,說:“其實,學習就是這樣的。不斷地改正,不斷地超越自己,這就是一種成長和進步。”
這位朗讀的同學聽到,也許會暗暗地下決心,我一定會更加的努力,爭取讀得更好;也許會激發她學習語文的更為濃厚的興趣;也許會促使她正視自己的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學習變得更加主動。
全班同學聽到,也許會感到並不完美的朗讀獲得了足夠的尊重,於是課堂上的表現慾望更加強烈;也許會被老師溫和的笑容,親切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所感染,加深對學習的理解,煥發出更大的熱情。
這何嘗不是一種天籟呢?
“莊子,就是這樣的書。”
課堂的最後,王崧周老師問大家:“莊子最喜歡、最推崇的會是哪種聲音呢?”
在王老師的引導和點撥下,有的孩子說是“天籟”,因為文章的課題是《天籟》,因為前面的內容是為後面寫“天籟”做鋪墊。有的孩子說是“地籟”,因為寫“地籟”的篇幅最長,莊子經常聽等。還有的孩子說是“人籟”,因為“人籟”最好聽。
這樣的質疑有沒有答案呢?
王老師面對的是小學的孩子們。他沒有引導孩子們去觸控語言文字背後的溫度、脈搏和心跳,卻為孩子們植入了一顆“質疑”的種子,也使得課堂的結束含蓄而蘊藉,餘音繞樑,孩子們的思維紛飛,會不會孩子們去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理解體系呢?
這,也是一種“天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