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為了孩子能夠走得更遠,行得更順,過得更好,做父母的總是拼盡了全力,努力變得更好一點,或者是智識多一點,或者是修養高一點,或者是收入漲一點......

我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存在“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 。但,大多數家長都具備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僅可以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甚至可以為了孩子,做出許多超出想象的事。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為了讓孩子能進好學校,土豪夫妻甘願蝸居學區弄堂”的各種社聞。

教育問題上,現在全中國的家長們都四個字:

不惜重金。

因為金錢和時間,在孩子的教育面前,不值一提。

香港《鳳凰週刊》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鄭開欣帶著5歲的女兒在玩耍,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麼?”

女兒回答:“我叫Eva。”於是兩個人開始玩耍。

這時,旁邊另一個男孩子也想加入,但是得知對方沒有英文名字後,Lucy拉著Eva跑開了。

鄭開欣給女兒報的英語補習班,每學期費用高達 2.5 萬元。

鄭開欣正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孩子豎起一道交友屏障,也許它很貴,也許它不被外人理解,但那是她在這個階段,能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保障。

因為她心裡清楚,想讓孩子變得優秀,就得為她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

雖說人生很長,面臨的選擇和挑戰也很多,但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道起跑線。

父母已經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卻還覺得不夠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準備好未來一切的準備。

但是,當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承擔得太多的話,孩子就不需要去承擔本該屬於他的責任了。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有一些在國外留學的孩子,有不少同學,雖然家境優越、衣食無憂,可他們不僅學無所成,甚至荒廢了大把的光陰與青春。不僅外語沒學好,連中文也忘記得差不多,每天都是混混沌沌的玩著網路遊戲,絲毫也沒有對前途未來的緊張和擔心。

因為父母做得太多了,把本該孩子去承擔的責任都承擔了。

既然父母都替我緊張了未來,那麼,好像我也就可以不用那麼緊張了。

既然父母那麼有能力,那麼,好像我也就可以不用那麼努力了。

自我功能有很多種,比如學習、社交、興趣、自我管理等等。

如果父母在跟這個功能相關的事情上做得太多了,其實就剝奪了孩子這一自我功能的成長。

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

說個商界女強人董明珠的事兒。

董明珠從小就注重培養兒子吃苦的精神。

從小到大,董明珠沒有用車接送過兒子一次,一直讓他坐公車自己回家。

有一天,董明珠等兒子回來吃飯,結果左等右等都不見兒子回家。兒子到家後告訴董明珠,原來他是為了等一塊錢沒有空調的車,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

所以,她的兒子從小堅強而自立,就連高考時也是一個人做準備,自己帶上常用藥以防意外。

長大後,兒子說:“媽媽能從零開始,我也可以。”

雖然母親家財萬貫,但兒子起初卻也只是月薪只有五六千塊的律師,住的房子也是租來的。

成長之路上,沒有捷徑。

父母終將退出孩子的生活,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

所以,真正愛孩子是自己去體味苦盡甘來,去獨自探尋奮鬥的意義和價值。

父母的付出沒有錯,中國父母對孩子和教育的重視也無可厚非,我們從不否認很多優秀學生能成為贏家,背後就是拼父母!

但又不全是靠父母。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自由的翱翔在天地之間,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在讓孩子感受父母溫暖陪伴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勇敢的個性,與強大堅實的內心。

該動手的讓他們動手

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做不好做得慢而不讓孩子去動手去做,現在你不讓他動手去做,未來在他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就不懂得如何去面對,如何去正確解決事情。

遇到困難,儘量讓他自己去想辦法

人這一生會遇到大大小小無數困難,有的人在困難中找辦法,越挫越勇,但有的人,困難一來就倒了。當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先別急著告訴孩子怎麼做,先問問孩子的想法。

孩子自己能夠做的事情絕不包辦

還是那句老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衣吃飯,不要因為他浪費時間或者做得不好,就火急火燎地給代勞了。家長要善於觀察,看孩子哪個環節做得不好,給予指導糾正。如果孩子做得比上次好,要及時表揚;如果做得不好,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讓孩子試著做不會做的事

孩子的潛力比你想象中大,不要因為孩子小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會。讓孩子幫忙晒衣服、吃飯時請他幫忙擺碗筷、讓孩子佈置自己的房間等等,相信他們會很高興被你信任,去嘗試自己從來沒做的事。

如此,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加自在的去面對這個世界,成長成為一個健康幸福的人。

父母和孩子的愛,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生命就是這樣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孩子有孩子的路,父母有父母的路。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中國最好的軍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