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霸凌這個沉重的話題不斷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從電影《少年的你》再到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拋屍案,很讓我們痛心。

不少家長喜歡用“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這句話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但是當孩子面對欺凌時,打回去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孩子當然不應該主動欺負人,但也絕不能讓他成為食物鏈的底端,任人凌辱。那麼到底該怎麼樣保護自己呢?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建立起權利意識!

1.分清“權利”與“權力”

孩子在遭人欺負時,不敢反擊或者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因後天教育不足而導致的。

當進入幼兒園和小學之後,孩子的活動範圍不再侷限於家長和老師的視野範圍之內,很多欺負都是在家長和老師看不到的地方發生的,大人無法時時充當孩子的保護傘,就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了,這也是成長過程中必經的痛苦之一。

教孩子自我防禦並不只是在教授單純的技能,也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那麼簡單,它更關乎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識塑造。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敢於說不,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是從小培養權利意識。

權利意識在歷史中是幾乎不存在的,它是現代公民才具有的意識,很多孩子缺乏權利意識,原因在於他們的父母、祖父母本身不具備權利意識。

權利和權力在漢語發音中完全相同,並且還被經常縮寫為“你有權...”,這個“有權”到底是有“權利”,還是“權力”呢?有時候還真讓人傻傻分不清啊...

2.向孩子示範如何維權。

0-3歲的孩子,由於語言和認知能力有限,當他們的權利被侵犯時,他們還不具備採取建設性的行動來解決衝突的能力。

這期間,家長的行為尤為重要,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或者向他們展示可以怎麼做。

3.教孩子用語言表明態度

當孩子的語言能力進步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應該鼓勵孩子多使用語言來維權了。孩子被打被欺負時,不提倡家長教孩子打回去的。原因很簡單:「打回去」這一招會阻礙孩子的情商和社會能力的發展。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發現打回去很有效,每次只要打回去,別的小朋友就不敢打他搶他的玩具了,那這個孩子還有什麼動力去想別的辦法來解決矛盾和衝突呢?難道以後長大了也要靠暴力來解決問題嗎?

記得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幼兒園班裡有一個孩子,愛欺負班裡其他的孩子,有一次一位小朋友被那個孩子搶了漫畫書,當時他的媽媽也在旁邊,這位媽媽做了這樣一件事。給那個愛欺負人的孩子也買了一本漫畫書,那個孩子頓時有點不好意思起來。後來也慢慢的變了,幫同學忙,有其他班孩子欺負自己班裡的孩子時,也會幫自己班裡的孩子。所以說,拳腳相向肯定不是成熟的成年人解決矛盾和衝突的最佳方式,溝通才是。因此,家長平時在家裡要多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許和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利。

4.向他人求助

應該鼓勵孩子去向老師、家長或朋友求助了。向別人求助也是一個方法,並不丟臉。

在不犧牲自己權利的前提下,去儘量照顧別人的感受;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去儘量維護自己的權利——這其實是最符合人性的,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

不論善良還是自私,都應有個度。培養孩子的權利意識,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讓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如果孩子被欺負了,那麼,你呢?你會怎麼做?(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8月暑期教育APP總排行榜:“作業幫”跌出億級應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