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否嫁給愛情,是一個持續性的狀態,並不指夫妻因為相愛所以結婚這樣的一個點。根據自己的婚姻狀態,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把對方看得比原生家庭的成員重要。先生原生家庭坐落在山東一個山區,那裡信奉著孔孟儒家思想,依然保持著男尊女卑、尊老愛幼的傳統思想。說白了一個家庭最沒地位的就是兒媳婦,因為其他成員要麼是男、要麼是老、要麼是幼。但是我先生的做法讓我豎起來大拇指,他父母第一次來我家,先生就告訴他們“這個家的女主人是她,你們是客人”,自此我公婆不敢用他們的標準來要求我半分。春節去他親戚家串門,中午吃飯時候真的不允許女人上桌,我正在思考該怎麼辦時,先生自己搬了個板凳放在他身邊,拉我坐過去。
第二,不允許其他人和人來參與夫妻之間的決策。我們夫妻從來不允許自己父母插手小家庭的任何事情,哪怕我們吵架了,都不會告訴彼此父母。我們買房子的時候,公婆百般阻攔;我們夫妻給孩子起名的時候,公婆各種建議…通通被我先生當成耳旁風。公婆想用傳統的男尊女卑、尊老愛幼的思想來要求我,也被先生直接扼殺。
第三,孩子的教養共同承擔。我們的孩子一直待在我們身邊,所有的生活教育都是我們夫妻自己完成,我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燒菜、我抱著孩子週末加班、先生寒暑假帶著孩子去公司、我工作日把生病的孩子關在辦公室、先生一個人帶他一週…我們從來不把孩子推給老人,因為這是我們為人父母該承擔的責任。
第四,對對方比對自己捨得。當我捨得給自己買三百的口紅時候,先生會給我買六百的。我捨得給自己買五百的裙子,他會給我買一千的。遇見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沒有對方在,覺得沒意義。
第六,雙方一起成長,一起上進。攜手共進的過程中,彼此要給彼此加油打氣,對方遇到工作困境,我們會作為對方堅實的後盾。
早出又能晚歸
日出又見日落
一日三餐的相伴
歲歲年年的相守
何須他大富大貴
生死茫茫才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