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現代社會,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擁有共同美好願望就是,家庭和睦,子女關係和諧幸福。

在古代,人們的願望也是一樣的。

現今所面對的,“如何讓家庭和睦、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改善的親子關係”等問題,古時人們也一樣面對過。

當然,古代聖賢也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智慧。

曾子是春秋末年的偉大聖賢,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寫了一篇有關教育的文章,名字叫《大學》,《大學》也是“四書五經”四書其中的一書。

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瞭解,應該是知道這篇文章的。

我們看看曾子他怎麼說。

曾子的《大學》裡有一段: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簡單粗糙地翻譯一下:

想要讓家庭和睦,就要修正行為;

想要修正行為,就要正心念;

想要正心念,就要誠意;

想要誠意,就需要有覺察能力;

想要有覺察能力,就要參透事理。

我們逐句拆分來看看: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想要讓家庭和睦,就要修身讓行為正確;

恰如前面講到的,家庭和睦,無非就是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睦。

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啟始於施和受。

當你的付出讓對方感受好時,對方就向你靠近;

當你的付出讓對方感受不好時,對方就會遠離你。

我們想想是不是這樣。

我們願意和一個付出愛的人在一起,還是和一個自私的人在一起呢?

我們和孩子,也是一樣。

你的行為對孩子是出於愛,孩子感覺就好,距離就近,關係就好;

你的行為對孩子出於自私的,孩子的感覺不好,距離就遠,關係也就差了。

所以,家庭和睦的關係,親子關係的好壞,在於愛還是自私的行為。

曾子說,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就是告訴我們要讓行為正確而出自於愛。

當我們修身時,行為即是正確的,對方感受就是好的,關係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決。

再看下一句: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想要修正行為,就要正心念;

怎麼樣才可以讓行為正確呢,要讓行為背後的念頭想法是正確的。

我們前面章節提到,行為出自於愛,能夠讓關係靠近,行為出自於自私,那關係就會遠離。

等於說,

念頭是出於愛的,行為就出於愛,關係就好;

念頭是自私的,行為就是自私的,關係就差。

古時,

君臣關係上,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

父子關係上,

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

仁敬慈孝就是愛;

如何辨別念頭是出於愛還是自私的呢?

看情緒。

正如前面第四章“如何看清我們對孩子的行為是愛還是自私”那一章節內容。

當你發現你的行為本身,或者對方不能按照你的期望行事時,是否有不良情緒。

(不良情緒諸如超過本應適度情緒,如過分生氣、怨恨、憂鬱、恐懼、喜樂、悲傷、擔心等等)。

如有不良情緒,念頭是出於自私的,心此時不正。

讓行為出自於愛而非自私,就需要正心念,所以曾子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了。

再看下一句: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想要正心念,就要誠意;

什麼是誠意呢?

誠意就是不欺騙別人,不讓別人欺騙,更不要欺騙自己了。

對自己要誠,用誠去對待意,意是什麼呢?

意是念頭、想法、觀念。

對我們念頭、想法、觀念要誠。

我們知道,每個念頭想法,背後都有一個深層次觀念在主導,如果我們觀念是不正確的,那麼產生的想法念頭也就不正確了。

打個比方:

某家長觀念是“孩子是我生的,孩子就應該聽我,不聽我話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在這個觀念下,家長面對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念頭和想法呢?

例如,

當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文學,他擁有非常好的先天稟賦,孩子希望自己報取文史哲學類的專業,以後可以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大師。

而父親有未實現的願望是成為一名公職人員,家長多麼希望孩子可以實現這個他未能實現的願望。

在“孩子是我生的,孩子就應該聽我。”的觀念下,他就產生讓孩子改變孩子喜歡的志願,讓孩子去考公務員的想法,這就是自私的行為,這個自私的行為,來自於錯誤的觀念。

如果家長是真愛孩子的,為孩子著想,他會這樣做嗎?

不會。

那他為什麼又做了呢,沒能夠正確看待錯誤的觀念,沒能“誠意”;

再說一個常見的例子,“成績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在這個觀念下,家長可能會將學習作為獲取成績的途徑,而不是讓“學習”成為修得人生至善的品德,或是獲得生存技能的途徑了。

這也是不能正確看待觀念,沒能“誠意”。

很多時候,我們被觀念矇蔽,自己不知道,這就是“欺騙自己”,我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因為私心礙於面子,就認為別人說的是正確的,這就是“被別人欺騙”。

所以曾子在這篇《大學》也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不要欺騙別人,不讓別人欺騙,更不要自己騙自己。

在第五章“只有我們做好了,孩子才會好”這一章,就是對於觀念的審視的。

要有正確的行為,就要有正確的念頭想法,就要讓心正,心正在於誠意,所以曾子說: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再看下一句:

·欲誠其意者,在致其知;

想要誠意,就需要有覺察的能力;

簡單說,就是你的心都知道,你的良心都知道。

如果你看到有人被殺害,你的心就會惻隱;如果你沒有穿衣服,你就會感到羞愧;

這都是良心的體現,這就是心。

再說功能,這個良心有功能,有著覺察、觀照、反思的功能。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被怒火控制而做出後悔的事情經歷,當我們處在怒火中時,是屬於無意識狀態的。

不知不覺做了,暴怒起來就揮手給對方一巴掌,我們對孩子可能也有過。

這是沒有意識覺察狀態下的。

如果能夠在怒火正在升起時,就覺察到怒火,看到了為什麼有怒火,發怒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過度了等等,所做出的行為就不一樣了。

相當於,被我們意識到了怒火正在起來,相當於觀照到它,覺察到它了。

曾子說,欲誠其意者,在致其知。

意思是,想要誠意,看清楚我們的想法、念頭、觀念是出於愛還是自私,前提要有知曉的心,就需要有知曉覺察的能力。

但心並不是時時在線的,有時候掉了線,它就不能像燭火一樣,把念頭想法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所以,要有正確的行為,就要有正確的念頭想法,就要讓心正,心正在於誠意,誠意在於心能知的狀態。

看最後一句:

·致知在格物。

如何讓心處於能知的狀態呢?

曾子說致知在格物。

什麼是格物呢?古時,物,情也。

格物,就是看待事物時候將偏頗的情格去,再在定靜中深思,系統思考發生了什麼事,事情的理是什麼。

情又是什麼呢?就是情緒、情感。

·先看情緒:

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有過這樣的情景,當你頭腦念頭紛飛的時候,情緒波動的時候,這時你的心就不是能知狀態了,意識不到當下做了什麼,我們會做不理智的行為。

就如一句話,當你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做決策,往往做出的決策是讓你後悔的;

你有情緒的時候,看待事物都看不清了,憤怒把理智淹沒,結果做出衝動行為;

在家庭中,我常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到家裡,本來沒什麼事情,結果和愛人大吵一架,回頭看看那件事情,卻很正常不過。

原因是情緒讓我對原本正常的事情有了錯誤的看法,結果大吵一架了。所以,格物,要將這個不良的情緒格去。

·再看看情感:

正如世間上對於同一件事情、同一個事物,千個人有千個人的看法。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般;

事情是同件事,情感不同認識就不同了;

有個成詞叫愛屋及烏,意思是喜歡這個屋子的人,所以就喜歡上這個屋子的烏鴉了。

你喜歡的某人,某人有壞習慣,你也跟著有了壞習慣,我們由於情感的偏頗而不能正確認識事物;

再舉個例子,我們的孩子做了壞的事情,由於孩子是你的,所以你有時候也會不能客觀看待孩子做的這件壞事,而偏袒孩子。

所以,格物,要將這個偏頗的情感格去,這時候你才能夠深思熟慮,系統思考,看清事物發生了什麼事情,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當我們能格物時,心就處於能知、處於有覺察能力的的狀態了。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串一串,曾子說了什麼?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他告訴我們:

想要讓家庭和睦,就要修正行為,行為會影響關係,而愛的行為來自於正念,是否能夠有正念,就需要對自己誠實,看到私念及時制止,讓正念起作用。

當不能看清正念和私念時,是因為沒有覺察能力,原因是能知曉的心被矇蔽了,要想心處於光明燭照的狀態,就要格物了;

將附著在事物上不良情緒,偏頗情感都格去,回到平靜狀態,靜慮精思。

說到這裡,我們再說下《大學》另外一句: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說的就是:

當看到某件事情發生時,我們得先格物,將附著事情上的,屬於過去不良的情感格去,看待事情自然不會偏頗了;

心也就定靜安詳的狀態,就有了知曉覺察精思功能,能夠覺察自己哪些念頭是正念,哪些念頭是私念,當下發生的事情是什麼緣由等等;

要誠實去面對這些念頭,審視念頭背後的觀念是否正確,讓正念起作用;

當正念起作用,心就處於穩正的狀態,也就不會被牽動生起不良情緒了;

當然也就沒有了自私的行為,行為好了,以身作則,家庭就和睦了。

真的很佩服古人的偉大智慧,用現代話需要說一大堆,才把道理講清楚,古人寥寥數語就有精深的內涵。

那這個對我們有什麼用,我舉個自己經歷的例子來看看:

我女兒現在六歲。

我兒子才兩歲,所以就比較貪玩,平時,看到姐姐玩什麼,他就跟著玩什麼,姐姐吃什麼他就搶著吃什麼,而女兒自我意識就很強,所以也不讓著弟弟。

某次晚飯後,妻子給女兒和兒子發橙子吃,她把這個橙子剝開後,分到兩個碗裡,一個給姐姐,一個給弟弟。

當然,姐姐比較大,分給姐姐也比較多,弟弟比較小,就分得少一點。

弟弟很快就吃完,趁姐姐不注意,搶了她的碗,但姐姐那個碗裡沒有橙肉了,只剩下一些橙汁,弟弟還是拿起碗來就把裡面的橙汁給喝了。

姐姐一看弟弟搶了她的碗就大哭起來。

這時,我在忙著事情,聽到哭聲就放下手頭的事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妻子就說:弟弟搶了她的碗。

我說:不是分好了嗎?

愛人說,是的分好了,但是弟弟搶了他碗喝了剩下的橙汁。

我說,橙肉不是已經被她吃完了麼?

愛人說,是的,肉是吃光了,還剩下一些橙汁被弟弟喝了,所以她就哭。

這時女兒還在哭,我忽然就來氣,不太客氣地向女兒說:你怎麼這麼小氣,你的橙不是吃完了嗎,剩下一些汁給弟弟吃又怎麼樣,他還小又不懂事,他不是故意的,你要讓著他啊。

女兒聽完就哭得更厲害,就往房間的床上跑了,倒頭就痛哭。

事情就是這樣。

過了一會,愛人說我知道為什麼女兒會這麼傷心了。

我問為什麼?

她說,是因為她最喜歡橙汁了,比橙肉還喜歡,所以他很介意弟弟搶她的。

我說,我都沒有察覺到,我以為她吃完了呢。

我有些後悔,就回放剛剛的場景,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起了情緒,我做的行為是否是正確出於愛的?

我看到了:

修身層次:行為是責備女兒;

正心層次:心的狀態:有不良情緒,生氣;所以心處不正的狀態;

誠意層次:頭腦產生的念頭是“女兒不分享給弟弟,她做得太不好了,還當姐姐”我沒能誠實對待念頭並進行判斷,是否正念;

致知層次:心的知曉功能不在,當時沒有覺察能力。

格物層次:為什麼心不有知曉功能?

原因是,當我瞭解到是兒子搶女兒的碗,一聽到女兒哭時,在我頭腦中浮現發生在過去的,多個“女兒和兒子爭搶東西”的場景,這些場景在過去使我感受很不好,這些不好的感受存留在身體裡。

伴隨著不好的感受,偏頗情感隨之而來,讓我覺得:女兒還是像往常連一丁點也不讓兒子。所以不自覺就生氣了。當有生氣的感覺時,我並沒有格除這種偏頗情感。

我反思這一些後,我就到床上安慰她了。

後來也和愛人所說的一樣,她喜歡吃橙汁,而並不是不願意讓著他,分享給弟弟。

現在回想起來,讓我重新來一次,在自我修煉中,我會怎麼做呢?

格物層次:當了解到兒子搶女兒的碗,聽到女兒哭時,開始意識身體正處於要生氣的狀態,看到頭腦中浮現了“女兒和兒子爭搶東西”的多個畫面,這些畫面發生於過去,但它們在我身體留存了不好的感受體驗,這些體驗讓我面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時生氣;我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受過往的感覺影響。

致知層次:沒有了不良情緒,有了覺察能力;是什麼念頭讓我生氣的,這個念頭是什麼,看到念頭是“女兒不分享給弟弟,她做得太不好了,還當姐姐”。

誠意層次:“女兒不分享給弟弟,她做得太不好了,還當姐姐”這個念頭正不正確,是正念還是私念?

為什麼會起到這個念頭;

因為這些場景在過去讓我體驗不好,我不想要這種不好的體驗再次發生,讓自己難受;

這是為避免自己的難受而起的念頭,是自私的念頭;

進而思維:當下發生的事情和過去發生的事情不一定相同,還有其他可能性,我要再瞭解清楚才行;

讓產生的念頭先放一邊。

正心層次:不受念頭所動,平靜。

修身層次:行為是走過去,瞭解女兒為什麼哭,向愛人瞭解發生了什麼事情。

結局可能就是,女兒可能會說出她最喜歡吃橙汁了,哭並不是因為不讓弟弟,而是因為最喜歡的汁被喝了,表示對她的同情,不會出現責罵。

在家庭生活中,不論是對待愛人還是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場景。

我們會不自覺地被牽動,讓我們起了自私念頭,做出自私行為,這些自私的行為會日積月累讓彼此的關係不斷遠離。

家庭的和睦的願景,有賴於我們在日常生中保持正心狀態,這本來就不容易,惟有不間斷地自我修煉,才能從根本上化解關係問題。

現在的問題源於過去,還需要把過去對孩子的虧欠償還上,孩子才會有些許轉變,要有耐心。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本不容易,任重而道遠。

8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企業設立黨建教育基地的功用?是如何促進企業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