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已經圓滿結束,不少準大學生已經收到了學校發來的錄取通知書,即將踏入人生的新階段。無論對於學生還是家長來說,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喜慶之餘,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家長們,要防範孩子上大學後患上“空心病”,尤其是那些考上985、211等重點大學的孩子。
何為“空心病”?
“空心病”是一種對大學生社會現象的描述,是價值觀缺陷所導致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是疲憊、孤獨、情緒差,感覺學習和生活沒有什麼意義,對於未來感到迷茫,不知努力方向在何方,甚至會時常產生自身輕生的念頭。
從群體上來看,越是學歷高的、知識水平高的大學生,得“空心病”的概率越大。北京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其一年級新生(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即有四成一年級新生患有“空心病”。
相比之下,那些非重點院校的孩子們則“安全”不少,患上“空心病”的幾率要小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還得從他們接受的教育環境說起。
在外人看來,這些考上清華北大等頂尖學府的學霸們都是天之驕子,厲害得不得了,其實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從沒有做過真正的自己,在家裡所有事情被家長安排好了,只需要讀書就行,在學校裡又是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稍微鬆口氣也會被老師發現,叫去談心……以至於從沒有機會釋放天性,好好地“野”上一回,等考上大學後,家長一點兒也管不上了,老師也不會盯著了,反而變得不知所措,連“野”的能力都沒有了。
而那些非學霸型孩子從小受到的約束沒那麼大,有機會釋放天性,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皮糙肉厚”,到了大學這樣的新環境反而能夠很快適應,不會出現“空心病”。
所以說,孩子考上重點大學的家長們,這個暑假應該做一些預防措施,避免孩子入學後患上“空心病”。
該如何預防孩子上大學後患上“空心病”?
一般來說,預防“空心病”的最好做法,是父母從小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見識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生活的樂趣,這樣“空心病”就會失去滋生的土壤,家長自然就不用擔心了。但如今高考已經結束,還有2個月孩子就要到大學報到了,再談從小預防顯然已經來不及。為今之計,只有採取急救策略,在這個暑假進行積極的引導。
具體該怎樣做呢?首先,家長要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扔掉對孩子過分的控制慾,不再跟孩子強調學習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其次,幫助孩子尋找自我,哪怕離開了父母也能獨立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有一些課餘的愛好,可能因為學習的緣故被父母禁止做,比如畫畫、唱歌、打籃球、爬山甚至打遊戲等,這個暑假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把這些興趣愛好重新拾起來,讓孩子在感到苦悶時有可以排解的出口,但打遊戲還是要有所節制。
第二,發展自己的交際圈。或許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很少有交心的朋友,可以鼓勵孩子多跟同學出去走走,聚會、KTV甚至談個戀愛什麼的,做一些年輕人喜歡做的事情,享受青少年才有的快樂時光,這樣孩子到了大學,才懂得如何快速地融入新的集體中,跟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年輕人交朋友。
第三,家長和孩子好好地聊一聊。可能高中三年,你們很少交流學習之外的內容,是時候好好地聊一聊學習以外的話題了。恭喜孩子他(她)的人生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是時候離開父母獨立發展了,並告訴孩子大學生活不僅僅只有學習成績,還有友情、愛情、技能發展……總之,就是要“打預防針”,大學的目標不只有學習。
第四,讓孩子獨立生活一段時間。可以讓孩子自己在家安排一日三餐,洗菜做飯、打掃衛生,也可以鼓勵孩子獨自一人到陌生的環境去旅行。當孩子獨自一人生活時,會遇到各種難題或者雖然很簡單、自己不情願但不得不做的事情,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這樣上大學後就會懂得規劃自己的生活費用、規劃自己的時間、規劃自己要做的事情。
總的說來,孩子上大學後之所以出現“空心病”,是因為他們在一個沒有父母的全新環境裡不知道應該乾點什麼、該如何面對。解決這種情況的關鍵,是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調劑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猜你還想看:
資深語文老師:文言文功底好的學生,都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為什麼學霸的記憶力那麼好?原因在於3點,懂得了你家娃也可以
高中老師坦言:從教20多年,“有後勁”的學生都有這些特徵
“初中靠努力,高中靠智力”?資深高中老師:決定因素是這3點
小學數學老師:要想孩子數學好,抓口算要趁早,否則影響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