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前言

製造強國建設的時代呼喚。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已有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而其他發展中國家正在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轉移,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也在以再工業化戰略重振製造業。

要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就必須從當前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困境中脫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世界工業化的歷史表明,要素稟賦條件、科學技術運用、觀念文化特質是決定一國工業化發展進程的三個基本要素。

中國的科技發展到今天,已經能夠在世界佔據一席之地,但是中中國產品的質量仍有待提升,“中國製造”品牌影響力還待加強。從深層次來說,工業文明才是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

更準確地說,中國製造強國的建設過程其實就是由原來注重速度、產值的粗放製造,轉變為注重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的製造業軟實力的提升,這就呼喚嚴謹細緻、堅守專注、自我否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驅動力,能夠為製造強國建設賦能,從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隱形資產。只有擁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才能獲取競爭優勢,維持企業的穩定與發展。實踐證明,無論是新興企業,還是“老字號”企業,如果只專注於投機主義和逐利的“短平快”發展,缺乏對企業品牌文化的內省和打造,最終只能走向沒落與消亡。

工匠精神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隱形資產,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工匠精神能夠促使企業視產品質量為生命,專注於產品的品質與創新;二是工匠精神能夠激發員工的職業認同感,通過工作實現自身價值。

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中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儘管職業教育佔據中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長期以來,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並不高。職業院校必須明確辦學定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培育工匠精神,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合理。在就業導向的辦學理念的影響下,部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合理,阻礙了工匠精神在職業院校的培育與傳承,主要表現為:

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出現偏差,盲目追求就業率,人才培養偏向實用技術教育,偏向重複性、同質性的技能訓練,追求人才培養的短平快,對文化素養、職業情懷、責任擔當等重視不夠。由於學校偏重就業教育,學生也更加關注就業,實用主義觀念使得工匠精神培育逐漸被邊緣化。

即使部分職業院校意識到工匠精神對於人才培養和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其人才培養目標仍然存在偏差,沒有將工匠精神作為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未建立彰顯職業教育規律的工匠人才培養體系。

職業院校的實習實訓還有待規範,制度和機制建設需要加強。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協同度還不夠,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與實習實訓崗位標準銜接不緊密,對現代學徒制中企業師傅的重視不足。在這種實習實訓機制下,學生難以充分認識實習實訓的重要性,缺少崗位技術技能錘鍊,對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內涵理解不夠。

職業院校師資力量薄弱,“工匠型”教師數量不足。教師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傳播者,師生互動是學生感知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自身必須是工匠精神的深刻領悟者、堅定踐行者。

但在現實中,很多職業院校教師來自普通高校,缺乏企業實習和實踐經歷,有時並不能真正領會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時代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對工匠應有的尊重不夠。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教育作為先導。從現實情況來看,社會對工匠應有的尊重還遠遠不夠。在社會認同方面,想要得到主流文化的認同,教育是重要的途徑。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的招生處於高考錄取的最後批次,造成了職業教育位屬末流的社會偏見。職業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區別,就如“職業學院”與“大學”的名稱之差、專科與本科的就業門檻差異,使得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職業院校工匠精神的重塑路徑為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職業院校應重塑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思想價值。工匠精神注重人的思想意識、認知觀念、實踐能力和價值觀培養,體現一種職業精神和價值追求。

作為人力資源的供給側,職業院校要著眼需求側高質量發展的訴求,重塑工匠精神思想價值。換言之,職業院校要打破追求短平快的人才培養、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思想藩籬,重塑嚴謹求真的職業敬畏、追求完美的審美意向、自我否定的創新意識以及追求卓越的職業情懷,從就業導向轉向立德樹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所倡導的價值理念應成為職業院校辦學發展的價值引領和內核支撐。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新時代技術技能人才,需要以“效益優先”為核心,推進效率變革,構建多方協同治理格局。

辦學高度自洽。效率變革強調要素配置、機構運行、組織管理等各方面高效有序。對職業教育而言,實現辦學高度自洽,即遵循教育邏輯,實現辦學定位與服務面向、社會需求相吻合,實現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規格和產業結構相契合。

服務高效對接。效率變革強調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效益、企業對市場差異化需求的識別和應變能力,以及市場交易過程中的平穩、快速、安全。對職業教育而言,實現服務高效對接,即工匠精神培育符合區域產業發展對工匠人才的要求。

社會高位認同。效率變革強調經營主體與外部環境的協同共治及其有效運行機制構建。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三方協同共治的新型關係,政府要加強政策供給和管理督導,行業企業要規範引導、積極參與,職業院校要緊密圍繞市場需求。

充分發揮各主體在工匠精神培育和傳承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政府政策支持、行業企業規範引導和職業院校責任承擔,形成“工匠文化自覺”和“工匠文化自信”,從而達成工匠精神的價值共識和文化認同。

重構職業院校教育導向。職業教育作為建設質量強國、製造強國的重要教育支撐,其教育導向應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相匹配。要重構職業院校教育導向,讓工匠精神引領學生成長成才,構建以培育工匠精神為中心的現代職業教育評價體系。

凸顯工匠精神培育的本體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可以分為“人類”“人群”“個體”三個維度,厚植工匠文化的旨歸就是以文化人,實現三個維度人的“成人”。一是工匠精神培育應凸顯“共時性”取向。

彰顯新時代發展特徵,關注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堅持工匠文化面向人人,將工匠精神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用工匠精神涵養人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專注執著、開拓創新的文化素養和職業素養。

工匠精神培育應凸顯“職業性”取向。注重工匠精神培育,落實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讓更多青年能夠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工匠精神培育應凸顯“個體性”取向。

推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校企合作協同共育機制,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接受學生個體化差異,實行定製化、個性化培養,以更好地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人才供給的需求。

關注工匠精神培育的可及性。可及性是指工匠精神培育能夠充分滿足師生接受需要的程度,主要體現在校園工匠文化供給的豐富性、獲取的承受性和服務的契合性。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構建校園工匠文化體系,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可及性。

工匠文化供給是指由職業院校提供的工匠文化資源,主要包括與工匠人才培養相關的教材、師資、課程、平臺、標識、制度、環境等。工匠文化產品供給越豐富,就能為越多的受教者提供更多類型、更多層次的教育選擇,工匠精神的可及性就越強,育人質量就越高。

承受性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某種產品或服務的承受能力,主要包括接受工匠文化的認知,獲取工匠文化產品、資源以及服務的便捷程度等。受教育者接受工匠精神教育的前提是基於對工匠價值的正確認知、科學評價和情感認同。

因此,要加強對受教育者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受教育者科學認識在實現人生價值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涵養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提升服務的契合性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契合性是指工匠文化產品供給對社會需求和個體需求的“滿意度”。能否培養服務於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能否促進區域核心產業升級是衡量教育優劣的重要準繩。但實踐中,中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不匹配的現象依舊突出,結構性失業問題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因此,工匠精神培育要滿足受教者多元化發展訴求,使受教者能夠在個體“最近發展區”閾度內完成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建構,以解決職業教育工匠型人才輸出與產業需求匹配度不高的問題。

創新工匠人才培養機制。重塑工匠精神思想價值,重構職業院校教育導向,最直接的落腳點就在於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職業教育要創新工匠人才培養機制,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職業院校通過整合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優勢資源,構建“通識教育+精英教育+繼續教育”三位一體的工匠人才培養體系,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5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這款蘭花,是耳熟能詳的“經典”,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值得入手